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阿菀喜歡的,就是我喜歡的。”◎

靖北王妃是正一品的王妃, 又有一品誥命加身,是有向皇上上折子的權利的。

而靖北王雖是異姓王,當年是被允準將名字加入玉碟, 歸作皇室宗親算的。

既然如此,靖北王妃要認義女,可就不是什麽隨隨便便的事情,要上報給皇上, 並且要讓皇上點頭同意才行。

太後聞言微微詫異:她是知道靖北王妃和康陽郡主對顧菀都十分喜歡,甚至青睞有加。卻沒有想過,竟是喜歡到要收作義女的程度。

但太後仔細想了想,覺得也是個好事情。她正是看顧菀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憐惜的時候,生怕謝錦安婚後依舊不著調, 欺負了顧菀去。

這樣好性子、生得美、孝順長輩的姑娘, 已經是不多見了。往後顧菀與錦安成了婚,正好常常進宮陪伴著她,為她解頤,是極好的。

“哀家覺著靖北王妃的提議, 倒是不錯。”太後面上一派慈善祥和的笑。

顧菀添了一層靖北王妃義女的稱呼,出嫁時也就更風光了,增添的也是皇家的顏面。

皇上卻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後回了太後的話:“母後說得頗有道理。”

他擡起深邃漆黑的眼睛, 望向太後。

太後在下一刻便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轉頭對顧菀與謝錦安道:“今天早上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 你們在這兒也累了, 先下去歇一歇, 等哀家寫好賜婚的懿旨, 就讓李公公給你們宣旨, 好不好?”

這是要和皇上仔細商量的意思了。

顧菀乖巧地柔聲應下,行禮告退。

謝錦安雖恨不得此刻就擁有賜婚聖旨,但也想同顧菀好好說句話,便隨著顧菀一塊兒下去了。

等著兩人離開,太後又揮退了在殿中伺候的一部分宮人,只留□□己心腹,駐守在殿門旁邊。

至此,太後才輕聲向皇上詢問:“皇帝,可是覺得靖北王妃的提議不妥?”

“母後,靖北王數十萬兵權,為朕拱衛邊境,威名遠揚。”皇上口中緩緩道來,深不見底的眼瞳中卻是閃過一道懷疑的光:“他雖然到目前為止都頗為忠心,可是兒臣卻不能不防。因為母後和兒臣知道,人心是最容易被權勢蠱惑的。”

“兒臣借著武王回京,用康陽為借口,召靖北王妃和靖北王世子入京,就是為著更防住靖北王——最近一段時間邊陲小國作亂,兒臣不得不仰仗靖北王來平息。”

“但若無意外,兒臣頂多留靖北王妃和靖北王世子在京城中待上一年,等到那個時候,恐怕兒臣連康陽郡主也不能留住。”

沒有了靖北王的親眷在京城充當人質,皇上便覺得心中不安:他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信任靖北王的,可同時也保留著那一分的疑慮和擔憂。

“靖北王妃此刻請求收未來的肅王妃為義女,兒臣就有些擔心,是不是靖北王的意思,想插手奪嫡之事,扶持一個能力不突出的傀儡皇帝,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

皇上的聲音沉沉,似一灘濃黑的墨汁,回蕩在空蕩蕩的大殿之中。

太後倒是從沒想過這一點,聽了皇上的話微微有些心驚:她的兒子,已然比起剛剛登基時,更為謹慎多疑了。

“皇帝會不會是多心了?”太後微微皺起眉毛,算著日子道:“靖北王妃上折子的時候,哀家還未曾相看顧二小姐,也就還沒決定錦安的婚事。當時顧二小姐只是個國公府的庶女罷了,靖北王妃應當不會如此莽撞,冒著風險收顧二小姐為義女罷?”

若是顧二小姐最後沒被太後看中,將來頂著靖北王府的名頭,要是做了些不上道的事情,豈不是壞了靖北王府的名聲。

太後平日裏與靖北王妃接觸得多一些,看得出靖北王妃是那等端莊正氣的性子,不是莽撞貪心的樣子。想起自己方才還在為要給孫子賜婚高興,如今又要面對兒子的疑心,太後就想著細細勸一勸皇上:好容易有個大家都高興的喜事,若是被弄砸了,可又要好一陣子不得安生了。

她看得出來,錦安是很喜歡顧二小姐的。那孩子性子中天生和羅氏一般的倔強,要是不能如意,指不定要做出什麽事情來。

於是,太後又添了幾句勸解的話:“哀家知道皇帝的擔心有所道理,想長留靖北王的親眷在京城中好生照顧——既然如此,皇帝給康陽指一位人品優秀的宗室弟子,再給建一座郡主府便好了。靖北王世子亦是好說,宮中未成婚的公主還要幾位呢,總有世子喜歡的吧?”

惟有用姻親綁住,增添相同的利益,才是化解隱患的最好方法。

皇上聞言不禁頷首贊同:他原本就打算指一位公主給葉嘉嶼,而康陽郡主母家強盛,他又未曾確定真正的繼承人,是不打算在皇子中給康陽擇定夫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