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五十六章

◎朕將顧三姑娘賜給你當良姊罷◎

顧菀回想起方才鎮國公的一番話, 心中不免有些疑惑:老親王的詩句?老親王竟是會寫詩的?

站在她身側的謝錦安一眼便看出顧菀眼底的疑問,悄悄地彎下了腰,在顧菀耳邊低聲解釋道:“親王年輕時性子雖和現在差不多, 但還沒有丹書鐵券的底氣。我記得是他為求娶一個賣藝不賣身、喜歡有才之人的花魁,特意請人代筆,寫了許多尚且讀得過去的詩詞。”

鎮國公如此說,倒也是圓了顧萱為何會傾慕老親王的原因:若是不看署名, 任誰讀了那些詩詞,腦海中都會浮現一個清秀風雅的秀才形象。

隨著謝錦安的話語,一股溫熱輕霧一般的氣拂過顧菀的耳垂,帶著一點酥酥的癢意。

叫顧菀不自覺地抿了唇,蝴蝶翅膀一樣的眼睫顫動了幾分。

在旁人看不見的地方, 有幾分輕粉色染上她的耳尖。

她好像被肅王傳染……也變得怕癢起來了。

*

鎮國公說了那樣長的一段話, 又磕了兩次頭,一副誠信十足的模樣。

壽康宮中卻是陷入微妙的沉默。

每個人都在心頭思量著,鎮國公說得這一番話,究竟是不是真話。

鎮國公亦是知曉皇上所懷疑的點在哪裏, 當即就轉身拉過顧萱:“萱兒,你闖下如此大禍,還不快給皇上請罪,請求皇上與太後娘娘的寬恕?”

說完, 鎮國公又朝著皇上道:“不論如何,都是微臣教女不嚴, 還請皇上看在微臣的三女兒身有疾病的份上, 輕饒過她。”

皇上就不由得去擡眼打量顧萱:

人生得秀麗, 只是眉眼間一片惶然驚懼的神色, 兼帶著幾分刻薄, 使得整個人都變得小氣起來。此刻她渾身顫抖,如在蕭瑟的寒風之中,眼睛通紅、面皮浮腫,是哭了許久的模樣,且發髻衣裳雖然被仔細整理過,但也能看出是匆忙之下挽起來的。

是一副第一回 面聖的模樣,倒不像是有病的模樣。

“微臣的三女兒身患的是多疑症,平日裏看不出來什麽,惟有發病時有些嚇人,疑神疑鬼的,且堅持自己的想法,任憑旁人怎麽說都是勸不回來的。”鎮國公道:“為了防止她驚擾聖駕和太後娘娘,微臣在今日帶其入宮前,就讓她服用了對應的安神湯藥,因此此刻便如正常人的模樣。”

太後似是想起了什麽,開口問道:“康陽四月裏參加了安樂伯府的賞花宴,回來和哀家惋惜過一回,說有位姓顧的小姐,年紀輕輕就得了太醫的確診,說是患了個罕見的病症,發作時有些嚇人——可是這位顧三小姐?”

鎮國公滿面苦澀地應下:“是,那便是微臣的三女兒。”

得了答案的太後就有些釋懷了:唔,原來這位顧三小姐是生了病呀,那難怪有如此常人不能夠理解的舉動了。

皇上則是陷入了微微的沉思:這樣一說,整件事情便能夠說得過去了。可仍舊有那麽幾分的疑點……比如說,顧萱既然是病人,怎麽做到回回往老親王府送信,而沒有被鎮國公府上的人發覺的?又比如說,不過一個受人非議的私奔計劃,並沒有觸犯法律,頂多是受到言官的彈劾,為何最不把言官放在心上的老親王放著府中的侍衛不用,反而不惜與虎謀皮,雇傭山匪呢?還是在朝廷下達剿滅山匪的指令之後?

再看看這時間點,可不就是太子前往景州坐鎮的幾天之後?

鎮國公府暫且可以放著不說,但這老親王的舉動,便有些不對勁了。

在些微的思考過後,皇上想著如今朝中兩黨紛爭不斷的局面,心中就有了幾分決定:如今朝中因為太後遇刺之事惶惶不安,最要緊的還是平息臣民心中的惶恐,將事情給委婉地美化一番,來安撫人心。

至於老親王……暫且可以按兵不動,小懲大誡。等弄清他、太子和匪徒的關系,再用來殺雞儆猴。

“皇上,臣妾看著這顧三小姐渾身顫抖,像是被嚇著了。”一直雲裏霧裏的皇後瞧著皇上的面色,便知道皇上已經在心中有了決策,就在心中焦急起來:看皇上的模樣,定然是偏向肅王那一邊的!

如今皇後也看清楚了,昨晚老親王是拿著話來誆她坑她的!皇上若是要懲罰老親王,那她這個帶老親王入宮的,豈不是要被歸為同夥?

到時候,別說是將她的寶貝永福從公主府中給撈出來了,只怕她這個皇後也要遭到斥責!

於是乎,皇後就想著最後撈一把老親王,也是撈自己一把:“臣妾恐怕顧三小姐不是情願入宮的……可否讓顧三小姐也寫一寫字,看一看是否和信件上的字真的一模一樣?”

皇後的話音未落,那邊的顧萱已經低低地哭了起來,渾身上下哆嗦得更加厲害,無措地跌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