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叫魂兒(第2/3頁)

他也準備給屯裏幾個人送點東西過去。

陳秀玉點了點頭,回廚房去忙了。

而呂律則是拿了十多條小魚,在去獐子養殖場的時候,順便將那些魚扔到水泡子的冰面上。

六只仙鶴早已經被喂熟悉,見到呂律往水泡子冰面上扔魚,立刻拍打著翅膀,連跑帶飛地趕過來,很快將那些魚分食一空,然後又優哉遊哉地邁著大長腿到草甸子的雪地裏翻找。

呂律則是徑直去了獐子養殖場,去看看那些獐子。

養殖場裏每天都會清掃幹凈,喂的飼草也是按照呂律交代的配比來的,獐子們都長得很壯實,很有活力,被管理得很好。

他看過獐子後,又緩緩走了回來,心裏在想著段大娘所說的叫魂的事兒。

“摸摸毛,嚇不著。摸摸腿兒,嚇一會兒……”

在孩子還在只會哇哇叫喚或是蹣跚學步的時候,一旦在外面讓野貓、大狗之類嚇得大哭的時候,身為父母的總是會將孩子抱住,一面摸著小腦瓜,一遍遍地叨咕這句話。

假如,在某個晚上睡覺的時候,孩子突然驚醒,大喊大叫,或者有了病,母親也總是說:“這孩子嚇著了,肯定掉魂了。”她們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給孩子“叫魂兒”。

叫魂,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一輩傳一輩,在這年頭過來的人,幾乎都被叫過魂兒。

呂律上輩子走南闖北,見過不少地方的叫魂。

有“敲門框叫魂”:在黃昏時分,婦女拿一個炒菜的鏟子或是勺子,把房門打開,邊敲著門框的上方橫梁,邊反復地叫著孩子的名字讓回家。

還見過“水缸叫魂法”:天黑的時候把受驚嚇的孩子哄睡著,媽媽將孩子抱在懷裏,讓孩子的姥姥或是奶奶在廚房水缸邊,從水缸裏舀一瓢水再倒進缸裏,邊舀邊喊著孩子的名讓回家,每喊一句,抱著孩子的穆清就輕聲應一句回來了,這得喊上三五天,每次喊三五分鐘。

當然了,最有意思的,還是貴州出的那首很接地氣的叫魂歌……

想到這裏的時候,呂律不由腦袋中靈光一閃:唱唱這首歌會不會有作用?

至於段大娘所說的“拘魂碼”,呂律卻是沒聽說過,想必和薩滿有關系,這種東西,打心底裏,呂律其實不太想接觸,理解不了。

只能是沒別的法子了再說。

回到家裏,呂律看到段大娘抱著孩子,也是很乖的樣子,這讓他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又想過去抱過來試試。

結果,手還沒碰觸到呢,小家夥一看到呂律,就哇地哭了起來。

呂律只能搖搖頭,選擇到廚房幫忙。

三人一起吃過飯以後,段大娘要回去打理家裏的事情,呂律也準備到秀山屯,於是牽了大蔥,給段大娘送了兩只飛龍,又給她拿了些好魚和鹿肉,準備了三個袋子,同樣的東西裝了一些,留著元寶它們在家守著,他趕著爬犁,拉著段大娘和抱著孩子的陳秀玉,一起到秀山屯。

在屯裏,張韶峰、陳秀清兩人正在給屯裏的人分肉、分魚。

呂律跟兩人打過招呼,先將段大娘送回家,然後,他提了一袋子東西,給蔣澤偉送了上去。

到了院子外邊,呂律高聲喊了兩聲:“蔣大爺……”

蔣澤偉家的大門很快被打開,出乎呂律意料的是,開門的是蔣明浩。

坐在炕上抽著煙的蔣澤偉湊在玻璃窗前看了一眼,見是呂律,趕忙下炕,將開了門卻在門口站著不動的蔣明浩推到一旁,然後一瘸一拐地迎了出來開院門,陰沉的臉換成滿臉的笑:“小呂啊,快進屋。”

“就不進去了,我是來給你送點肉的!”呂律搖頭道。

“早上的時候,峰子和清子已經給我送過來一些……家裏夠吃了,你拿回去吧。”蔣澤偉連連擺手。

“我給你送的不一樣,是我的心意……”呂律壓低聲音說道:“有飛龍,有鹿肉,有好魚!”

聽呂律這麽一說,蔣澤偉愣了一下,伸手接過呂律遞來的口袋,打開一看:“呵,都是好東西啊……快進屋!”

“真不進去了,秀玉還在下邊等著,我們領孩子到王大爺家看看,這兩天孩子不乖,想看看是不是生病了。”呂律微微笑了笑。

“這樣啊……孩子是大事兒,確實不能耽擱,那你去忙!”

“有空到家裏來坐!”

呂律點點頭,轉身離開。

蔣明浩則是愣愣地看著呂律,自始至終沒有開口說一句話,也不知道心裏在想些啥。

呂律一路小心下到屯中大路上,他趕著爬犁,領著陳秀玉直接去了王德民家裏。

這次是李樹梅來開的門,呂律隨著進去後,將手中的袋子遞給李樹梅:“我給大爺送點飛龍肉、鹿肉、熊肉和魚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