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悄然開啟的田園生活(第2/3頁)

臨近小河邊的位置,把草地上的黑土翻開,抖掉裏面的雜草和草根,挖出了大概半畝左右的面積,平整過後,弄成一墒墒的小塊地。

陳秀玉專門乘坐小火車去了區上一趟,買了不少種子回來,開始播種。

臨近小河邊,澆水方便,每天早晚,都能看到她挑著木桶潑水。

天氣熱起來了,倒也沒用幾天,新開出的地裏,開始冒出各種菜苗。

也就在這幾天的時間裏,呂律的幾群黑蜂,零散地分出十數群,最多的一天就自然分出五群。

另外,閑置的蜂桶中又自己來了兩群蜂。

一下子,呂律弄出的二十多個蜂桶,只有兩個空閑。

分蜂,群勢必然減弱,但呂律相信,要不了多長時間,這些蜂群就會快速壯大起來,到了明年,人工幹預分蜂,在保證群勢旺盛的情況下,蜂群數量再次翻倍完全沒問題,而且,到了那時候,也是產蜜的時候了。

小小蜂場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呂律喜歡站在蜂場中,看著一只只蜜蜂從巢門處鉆出來,飛投向山野,也看著那些吸食花蜜吸得飽飽的蜜蜂和帶著各色花粉的蜜蜂返回。

辛勞與收獲,在這些黑蜂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椴樹花已經悄然盛開,每晚呆在地窨子中,除了能聞到陳秀玉的體香,還有就是旁邊椴樹的花香了。

兩人也跟其他尋常夫婦一樣,每日往返田地,那些苞米苗已經綠滿地,當然綠的還有永遠也無法除盡的雜草,還有水田中,也有了不少浮萍和雜草。

鋤草、薅秧,兩口子在田地裏忙活了十多天,有說有笑地把事情解決了。

一種看似辛苦,但在呂律覺得非常悠閑的田園生活,悄然在呂律這輩子的生命中展開,顯得那麽的愜意。

草甸子連通外邊大路的土路,已經在王大龍等人的努力下修通,在小河上用粗大的木頭,架起了臨時通過的木橋,打算在拉入石料的時候,重新砌上橋墩好好建一個更經久耐用的拱橋。

然後,他們開始牽來自己的牲口,將砍伐下來,在山坡上晾曬了一個多月的紅松,不斷地往草甸子裏運。

就在這天晚上,臨放工的時候,王大龍遞給了呂律一個孩子讀書用的作業本。

他笑呵呵地說:“這是我閨女王燕幫忙記的,每天都有哪幾個上工,做了多少天,在這期間花掉的工錢,和購買釘子、買油等雜七雜八的開銷,都在上邊。”

呂律接過來翻看了一下,一個作業本子上,用鉛筆記得滿滿當當。

王燕和陳秀玉有得一比的歪扭字體,看得呂律忍不住發笑。

看了末尾總結出的賬目,呂律將本子還給了王大龍。

他當然清楚王大龍的意思,花銷不夠了,他不好意思開口,只能用這更為婉轉的法子。

“我晚上跟秀玉說,明天把錢給你們備上。”

那麽多人跟著王大龍吃飯,即使王大龍再有心,也扛不住。

“等把木頭全部拖來,就要開始建木刻楞的基礎了。需要的沙石不少,這個得找汽車幫忙拉,花銷也不小,如果用馬車,不僅慢,花銷還更大。”王大龍建議道。

這個時候,私人幾乎沒車子,得去找借,呂律想了下,自己還真不認識什麽開汽車的駕駛員,他上輩子認識的那幾個,現在都還沒車呢。

不過,附近林場就應該有。

貨車稀罕,駕駛員也相當吃香,對於普通人來說,別說開車了,能到駕駛室裏坐一坐,感覺都是極度的幸福。

“王大哥,你有沒認識的駕駛員,能把車子借出來用用的。”

作為洄龍屯出了名的手藝人,他建的房子不少,各類型的人接觸得也多,王大龍應該有認識的,如果實在不行,還得去找下張韶峰或是王德民,他們也應該有知道的。

再不行,那就找他們打申請,到區上的車隊花錢請車。

“我們屯裏就有一個,叫孟兆華的小子,在響水溪林場當駕駛員,我問過了,錢要得有點多,他需要跟林場打點一下才能把車子開出來用。”

王大龍說完,等著呂律的決斷。

“多點就多點吧,真正基礎上的用料,也拉不了多少車,也就是三四天時間就能拉夠了,你衡量一下用料,需要花多少錢,找秀玉拿就行。王大哥,你辦事兒我還有啥不放心的。事情做好,錢不是問題”

事情做出決定,王大龍領著一幹人放工回去了。

呂律看了看在小河邊給菜地澆水的陳秀玉,也跟著幫忙擔水,心想著修條水溝環繞菜地,也能剩下不少力。

在將菜地澆好,兩人回到地窨子一起做飯,在吃飯的時候,呂律問道:“媳婦兒,咱們還有多少錢?”

陳秀玉想都沒想就直接說道:“還有七百三十七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