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翌日一大早, 芷嫣還是早早看見枕邊人不見人影,她習以為常起身洗漱,聽家桃說起宮門外來了諸多妃子, 都是等著聖上冊封的。

“都是為此事來的?”她心裏了然, 怪不得今日不是她們到坤寧宮請安的日子,卻整的比請安還要熱鬧, 她在殿內都能看到外邊人影浮動。

家桃笑道:“自然如此,她們是因為娘娘才得了冊封, 不得過來給娘娘表示謝意。”

“……”行吧, 她實在搞不懂她這明眼人都知道的給自己搞政績一事, 在外人眼中好似她做了什麽天大的好事似的, 可能這就是高帽子吧。

也不是這麽說,在外人眼中她做的這事可能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賢良, 在皇上和家桃等身邊人眼中或許就成了她幹好事不聲張的場面,所以這才是皇上刻意讓大太監在坤寧宮宣旨的理由吧——

盡管有些不好意思辜負皇上好意了,但是皇上此舉真的是讓她覺得頭一回在後宮眾妃面前如此沒臉——她就沒見過那個大太監還得在她醒來後再行宣旨, 然後眼看著一個個妃子都是千恩萬謝才領過聖旨的, 她更是心情復雜,這種社死的畫面還是不要讓她經歷了。

皇上好心是好心,但是她承受不來。

芷嫣長長虛嘆一聲, 不過既然已經社死了,剩下的面子情也就不必顧忌了, 她還真無聊的候在一邊看著她們一個個聽著旨意, 然後如願以償的樣子。

說實話, 有點稀奇, 就好比她這個只見過自己被大太監冊封時畫面的人突然換了一個視角看待旁人領聖旨的模樣, 就是暗戳戳的觀察, 然後從早上到中午,坤寧宮都是一片熱鬧。

旁人要是問起這個畫面,無一不是大誇特跨當今的皇後娘娘,什麽好話賢良淑德、蕙質蘭心、通情達理等等都說出來了,她就不知道自己啥時候成了這個模樣,明明她以前當皇貴妃時是什麽模樣,在當了皇後以後就是什麽模樣不是嗎。

等到最後冊封的定妃、察妃、密妃以及布嬪、勤嬪特地留下來給她請安時,她順其自然將她們留下來了,也不是為了說說話這種小事,更不是為了聽恭維的話,她就想看看這幾人有多高興。

過去被封嬪封妃的日子著實是離她太漫長了,說句可能有些不太妥當的話,她還真想回顧一下舊昔生活,那時候的老熟人可真多,但是至今為止留下來的好似就只剩下四妃和布嬪她們了。

被留下來的幾人是不清楚皇後的心思的,但是對皇後的感激之情卻是真切的,她們是真的沒想到皇後會有主動提議給後宮妃子大封的一天,這就是她們最後能把握的晉封機會了。

先帝逝世後,皇上鮮少給太妃晉封,同理而言,太子爺上位後可能想都想不起她們這些深宮太妃,她們不將希望寄托在新帝身上,唯有皇後主動提及這件事,才讓皇上同意給她們大封後宮,這是她們的幸運,好歹在正式變成太妃之前還有皇後娘娘的一番眷顧,平生不算活得太差勁了。

皇宮裏的兩位貴主兒,就算皇上想不起他的諸多妃子,這不是還有皇後嗎。

勤嬪暗忖,盡管沒有像她希望的那樣被封妃,但是嬪位也算是宮裏正兒八經的主子了,她進宮以來的日子可比她想的還要幸運許多,也比那些與她一樣為包衣宮女的奴才好多了,至少她成了主子,不用伺候宮裏的娘娘了。

布嬪溫柔的將皇後此刻的模樣記惦在心裏,“娘娘,還是多虧您了,婢妾真不知說什麽好。”

不然只生了一個公主的她是絕對不會被提為嬪位的。

芷嫣看了一眼她們的表情,似是陷入回憶中,又似將過往的一切都拋開了。

她淡淡的笑著,“你們高興就好。”能為晉位一事高興,著實是珍貴的畫面了。

……

若說此次大封後宮有什麽大影響,就是皇後的名聲由原來的生養了太子和將宮務打點妥當這點被眾人悉知到現在的賢良淑德,是天下女子的典範。

生養了太子姑且是皇後的分內之事,同理而言,執掌後宮之權也是皇後的職責,也就是說,先前芷嫣的名聲在眾人眼中也只是平平淡淡罷了,頂多是得君心這點被人放在心裏腹誹了不知多久,但皇後要不是得君心都不會被封為皇後了,這點是無稽之談。

唯獨真正讓後宮妃子大封這點才是動了所有宮妃的利益,誰不想自己更高人一等啊,又或是得了更高的待遇,這對後宮真正熬過的妃子來說是件大幸事,而對於後宮妃子的家族而言也是同樣的大好事,宮裏面的娘娘出息了,他們也能被旁人高看一眼。

於是這好話就對提起這件事的皇後說起了,眼下無論是宮裏宮外都宣揚著皇後的好名聲,芷嫣聽了就更是恍惚了,用得著這樣嗎,難不成這就是將大部分在宮裏熬得辛辛苦苦晉封位子的好處,就感覺她這個做法一下子將後宮妃子的欲|解開似的,然後如山崩似的贊美都堆到她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