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選誰不選誰(第2/2頁)

名額有限,每個位置上的人選都需要考慮最優選。

“能帶五個中後衛,就是極限了,畢竟同時傷兩個中後衛的情況還是比較罕見的。”王光偉繼續說道。“在最近一年的比賽中,我和劉硯基本上是固定組合了,但我們倆的搭档一直都在換。之前是毛隊打得多一些,但他也三十六歲了,並沒有比姚隊小多少。後來他就逐漸被小蔡給頂替了……”

胡萊對小蔡也不陌生,因為他們之前曾經在兩年前的奧運會上並肩作戰過——蔡樹義目前效力於山海水手,之前是國奧隊的隊長,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取得了金牌,也算是有國際大賽奪冠經驗,見過大世面的。

“我、劉硯、毛隊和小蔡,這就四個專職中後衛了,還剩下一個名額。姚隊的優勢是經驗豐富,還有他畢竟是咱們的隊長。他去了可以不上場,但有他在,更衣室裏總有人鎮得住。小七的優勢則是年輕,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缺乏經驗。他上賽季在法蘭克福白鹿一場一線隊比賽都沒踢,光打預備隊比賽了。德甲預備隊踢的都是業余比賽,對他確實挺傷的……也怪不得網上都說小七能參加世界杯集訓,是靠了林哥的關系呢。”

“那是胡扯,咱林哥要真是那樣徇私的人,當初為何不直接把小七招進閃星,還讓他去高中打了全國大賽……”胡萊搖頭,對網上的說法嗤之以鼻。

王光偉說:“小七剛剛進咱們集訓隊的時候,姚隊就找過他了,給他下了挑戰書。說自己會在訓練中針對小七的,而他也確實是這麽做的。他們倆就這麽爭上了。”

胡萊想了一下,秦七成功防住周子經之前,是姚隊逼得自己只能傳球的那次防守。

而且姚隊還專門來找自己要表揚。

當時胡萊就覺得奇怪——這不是姚隊的風格啊,咋還和自己聊上了呢?

知道這來龍去脈之後,他頓時就明白了緣由。

“其實他們倆競爭也挺好的,姚隊三十七歲了訓練中還這麽拼,其他人又怎麽敢偷懶?誰要是在訓練中表現不好,姚隊是直接開罵的,一點情面不講。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麽,畢竟姚隊可是都和林哥的兒子正面杠上了呢……”王光偉感慨道。

“所以老頭兒最後會選誰?”胡萊問。

王光偉撇撇嘴:“不知道。選誰不選誰都合理,又都很可惜。我們就別操心這種事情了,讓老頭兒他們去操心吧。”

※※※

“豪爾赫,你是不是已經心中有人選了?”

於金濤問豪爾赫·迪隆。

迪隆先點頭,再搖頭:“有的確定了,有的卻還在猶豫。”

“我不是說最終二十三人名單。你知道我問的是啥,豪爾赫。”

迪隆沒有回答問題,而是先反問道:“你是幫秦打聽的嗎?”

“不是,我就是好奇。現在全隊其實都在關注這個事情呢。”於金濤搖頭否認。

“實話實說,於。我所說的‘猶豫’,這件事情就是其一。”迪隆搖頭道。

“你竟然會猶豫,我還以為你已經做出了選擇……”

“你以為我會選誰?”迪隆笑眯眯地問。

“秦七啊。”於金濤說的很篤定,“畢竟如果不出意外,四年後的本土世界杯,主力陣容中肯定有秦七。現在把他帶去世界杯,感受一下世界杯的氣氛,積累一些經驗,有利於我們在四年後本土世界杯的表現……”

“你說的有道理。但我什麽要考慮四年後的世界杯?我又不會執教到那個時候。”迪隆雙手一攤。

“帶姚的話,他的經驗和影響力,會幫我們省下很多事情。在更衣室,他能維護好球隊的氛圍。在賽場上,他的經驗也可以在我們需要的時候真的頂上去。我為什麽不選擇一個穩妥的姚,而要選秦七?”

這話問得於金濤啞口無言。

因為迪隆確實早就說過了,他是不會執教球隊到四年後的中國世界杯的。他和足協簽的合同是在2031年亞洲杯之後到期。

他只可能在那個時間點之前離職,不可能和足協還續約延長合同期限。

於金濤出於一個中國人的立場來考慮這個問題,當然認為迪隆應該帶上秦七,為下一屆世界杯積累經驗。

可迪隆是個外國人,他並不需要為中國足球的未來負責,他更重視的是自己帶隊時的成績。

那麽誰更有利於他帶隊時的成績,顯然是經驗更豐富的國足隊長姚華升。

除非秦七能夠在訓練中證明他在中後衛的位置上,能比姚華升做得更好。

“其實選誰不選誰都正常,讓他們用自己的表現說話吧。”迪隆揮揮手,結束了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