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爸,加油!(第2/3頁)

“誒?好!好!”林學義沒想到還可以這樣,他連忙點頭答應下來,“好的,老大!沒問題老大!”

說完他就想要轉身去剪片子,卻被孫永剛又叫了下來:

“別急。在剪輯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不要暴露出太多的個人傾向,盡量做到中立客觀。不要在片子裏評判他們的做法對不對,只是把那些展示出來就好了。後期去探訪其他學校,也要注意找那些和胡立新、李自強他們觀念截然相反,並且還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學校。同樣要公正客觀的展示他們的那一套理念。看起來好像是在反駁前兩集的內容……但實際上是為了引起觀眾們的爭論,有更多人關注,有些事情才會真正被改變……”

面對領導的諄諄教導,林學義自然是全部虛心接受。然後在心裏暗自咋舌:

不愧是領導,把炒流量這事兒說得如此清新脫俗和高大上……

“……這個事情究竟哪條路更好,我們也不要去下結論和站隊。就把你所觀察到的一切情況如實地呈現出來,讓大家去辯。真理是越辯越明的嘛。”

“我知道了,老大,我知道該怎麽做了。”

林學義受益頗多,領命而去。

他已經決心把《中國校園足球報告》打造成一本紀錄中國校園足球發展歷程的白皮書。

為此他可能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絕對不是三四個月能夠搞定的。

誰知道當初他為了搶頭版的靈機一動,如今卻變成了一場漫漫長征?

不過處在這個歷史的關頭,林學義卻感到有一種歷史使命感在他體內推動著他,讓他不知疲倦,只想往前狂奔。

他總覺得,自己這次是確確實實為中國足球做貢獻了。

※※※

四天之後,《進球》網在他們自己的網站,以及全網其他視頻平台都同步發布了《中國校園足球報告》第一集。

名字就叫:

“胡立新和他的南城小學”

一目了然,誰都知道這個視頻是在說誰。

在中國隊剛剛殺入世界杯決賽圈的熱度下,和胡萊有關的所有東西都有很高的關注度。

更不要說這篇宣傳為“我們很認真地想要和諸位討論中國足球的未來”的系列紀錄片了。

半個多小時的紀錄片裏,幾乎把胡立新想要說的話全都展現了出來。

沒有什麽炫酷的制作技巧,也沒有暗藏什麽導演的小心思,就只是很平鋪直敘地把攝制組去南城小學所看到的都放出來。

配上訓練和比賽的畫面,以及胡立新的“滔滔不絕”。

胡立新在片中貢獻了許多“金句”。

比如:

“只練基本功,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基本功不紮實……不好。”

“青訓是一個國家足球的根基,就跟蓋大樓的地基一樣。這麽重要的部分卻采用最差的材料和最敷衍的施工態度,那建好的地基能夠支撐起幾層樓?”

“足球青訓的教練工資待遇怎麽樣?有沒有接受先進足球課程培訓的途徑?能不能跟得上現代足球發展的潮流?他們自身的水平怎麽保證?”

“因為這樣對於教練來說最輕松。教得輕松,還能贏球,家長高興,孩子高興,學校也高興,多好啊。”

“我們以前總把足球訓練搞得很艱苦很嚇人,好像不苦就不能鍛煉人,不吃苦就不能成才一樣。”

“我始終認為,在小學足球階段,功利心不能那麽重。全社會都應該形成這麽一種共識和氛圍,那就是告訴小孩子們,勝利不是最重要的,踢球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在小學階段,應該始終保持他們對足球的熱愛,而不是用比賽的勝負來摧毀他們的興趣……”

……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

在視頻播出之後,網絡上掀起了討論熱潮。

因為這期視頻裏確實表現了兩種足球理念的沖突,尤其是那場比賽,簡直是戲劇感十足。

有理念沖突,自然就容易引起熱議和爭吵。

而眾所周知,理念沖突,是誰也無法說服誰的。

到最後只會越吵越大。

胡立新的理念固然有很多人支持,但也同樣有很多人反對。

尤其是他說勝利不能帶來信心,只會摧毀樂趣,就引來了很多人的猛烈抨擊。

網民們罵起來人來,才不管胡立新是不是胡萊的爸爸呢。

別說胡萊爸爸了,就算是胡萊本人,也不是沒在網上被人罵過。

有人罵胡立新嘩眾取寵,有人罵他消費自己兒子的名氣,還有人罵他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有什麽資格指導中國足球該怎麽走?

胡立新一直以來都很低調,所以很少會被人罵成這樣。

但要說他一點經驗都沒有……那也不對。

當初他和王獻科的恩怨被胡萊曝出來之後,他也沒少在網上被人網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