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結束與開始(第4/7頁)

無論是馬德裏國王還是加泰聯,或者是馬德裏海盜,盡管在此之前有過零星出場,其實我也是沒有仔細去塑造他們的。

因為當時沒必要。

寫小說還是要分清主次,不可能面面俱到,那就真成流水賬了。

大家可以理解為看舞台劇,在聚光燈籠罩下的就是希望觀眾們注意的地方,所有故事都在這個地方發生。

而其他角色就都隱入燈光外的黑暗中。

他們在幹什麽,觀眾們是不知道的,也不會在意。

需要他們登場的時候,燈光自然會在他們的頭頂上方亮起,把他們所在舞台照亮。

以前胡萊只在英格蘭,身邊接觸到的角色,也大多在英格蘭,後來參加歐冠和歐聯杯,才引出了歐洲的其他一些球隊。

加泰聯因為和利茲城有過直接交鋒,所以戲份多一些。

這從我在第五卷的角色名單裏就列出了加泰聯主要球員的名字和簡介,便可見一斑。

而無論是馬德裏國王和馬德裏海盜,都只是作為純粹的背景板,以“名字”的形式出現在偶爾的描寫中。

國王倒是出場很早,胡萊還在國內踢球的時候就出場了,但我也只是稍微重點寫了哈維·桑切斯,而沒有寫出更多人物。

因為沒必要在那些暫時不會對劇情有任何推進作用的角色身上浪費筆墨。

梅利也是因為奧運會的緣故才濃墨重彩塑造。

這一切等到胡萊轉會來到馬德裏海盜,得到了改變。

無論是馬德裏海盜這個此前幾乎沒有出場戲的豪門球隊,還是一直作為“龍套”出現在故事中的馬德裏國王,我都開始用更多的筆墨來塑造他們。

構建他們的球隊陣容、教練團隊、俱樂部歷史、傳統、榮譽、球迷文化……等等。

隨著胡萊在歐冠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對手,這些新登場的角色和球隊也越來越多,就自然需要用更多筆墨來描寫他們。

於是篇幅就這樣被拉長了。

我也不是沒想過要不要精簡,做減法。

畢竟做減法是很高級的做法。

但是我左想右想,覺得還是不能做減法,因為有些東西只是存在我腦子裏的,如果我不寫清楚,讀者可能就會覺得莫名其妙。

這一點在胡萊轉會去馬德裏海盜的時候體現的尤為明顯。

在我的計劃裏、大綱中、腦子裏,胡萊是肯定會去馬德裏海盜的,而且是一種誰也沒想到的轉會結果。所以我拼命描寫國王追求胡萊,卻幾乎不怎麽提海盜。

就是因為在我的意識裏,我是希望讓馬德裏海盜隱藏在聚光燈外的。

最後官宣的時候才讓書中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然後醒悟過來馬德裏國王是做了陪跑的……

但就因為做了減法,導致這段轉會劇情給讀者的感覺是有些突兀的,鋪墊不夠。

以書中世界的角度來看,胡萊轉會馬德裏海盜一點毛病都沒有,但因為我沒有完完全全把我腦子裏的東西全都寫出來,導致有讀者質疑這個轉會的合理和必要性。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本賽季歐冠半決賽劇情的時候。

原本在我的計劃裏,寫完胡萊和羅凱的歐冠四分之一決賽,故事就直接跳進歐冠半決賽的部分。

聯賽部分一筆帶過,直接進入歐冠半決賽的比賽內容,開場就已經在比賽中了。

我在這本書經常這麽做,就是為了避免把小說寫成流水賬,總想要利用電影鏡頭語言的方式來寫小說。

有些時候這麽做是成功的,合理的。

但有些時候其實不應該這麽做。

比如這次的歐冠半決賽。

我按照這樣的做法來寫半決賽,直接從比賽開始,正文就是馬德裏海盜和藍白慕尼黑已經在比賽中對上了,然後寫比賽,馬德裏海盜進了球,藍白慕尼黑又進了球,最後馬德裏海盜在主場3:2擊敗藍白慕尼黑。

再然後,再直接掠過周末的聯賽,又從半決賽第二回合比賽開始,並且開始就已經是比賽最後十分鐘了,貝克爾已經進球。

這是我原來的計劃。

後半部分和現在大家看到的區別不是很大,但前面差別明顯。

我按照這樣的想法寫的首回合比賽,非常痛苦。

痛苦到我不知道該怎麽寫比賽了,怎麽寫都感覺味同嚼蠟,同時像是流水賬。

這樣的比賽毫無意義。

但不應該是這樣,因為這是歐冠半決賽,而且這還是關系到一個重要的歐冠紀錄的劇情。

結果讓我寫的毫無激情可言。

一開始我還想偷懶,就想著強行寫下去,說不定寫著寫著就通了呢?

又或者,其實讀者們要求沒那麽高,只要我寫主角進球了,他們一樣會很爽……

我這麽安慰自己,或者說是欺騙自己,然後繼續埋頭強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