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胡萊博物館(第2/2頁)

但很快她又提高音量反問道:“怎麽?你有意見?”

胡立新搖頭:“沒有沒有。”

“那你這是什麽表情?”

胡立新笑道:“我只是突然想到了今天在訓練場上看到的事情。話說你怎麽突然想要往大了搞呢?”

“老胡,你覺得咱兒子現在算不算影響力巨大?”

“算吧。”

胡立新又想到了今天訓練場上,不同年級的校隊球員們在爭論的內容。

其實這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兒了。

不知道是這些小屁孩故意要討好他這個總教練,還是真的崇拜胡萊。

總之,在進球之後模仿胡萊的慶祝動作已經成了球隊裏的“常規一景”。

這也算是他兒子影響力的體現。

並且不僅僅是在他身邊,在他所看不到的地方,一定有無數人受到了胡萊的影響。

現在中國的高中校園足球開展的如火如荼,也有胡萊他們的功勞。

老李在的東川中學足球隊同樣擴招擴編,除了男隊,還增設了女隊。

畢竟說起來,東川中學也算是李青青的“母校”嘛。如果沒有女足球隊伍,那多說不過去?

前幾天看新聞,還看到一部改編自網絡小說的校園足球電視劇開拍,據說故事的原型參考了胡萊和李青青的高中故事。作者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和杜撰,在網上連載時人氣還挺高的,要不然也不至於被騰飛公司看上,買下來改成電視劇。

安東閃星作為胡萊在國內效力過的球隊,現在實力大減,每個賽季的目標就是保級。可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在中國國內收獲了大量的其他省份的球迷粉絲,每次打客場比賽,都有不少主隊球迷給他們加油的。網絡上安東閃星的名聲更是全中超第一的好,其他球隊的球迷總能吵起來,可是一提到安東閃星,就沒什麽好吵的——人家為中國國家隊培養出了那麽多國腳,那是咱們中國足球的“黃埔軍校”啊!

還有更多的影響,看起來似乎和胡萊沒什麽關系,但也一定是他所帶來的改變。

那就是有更多的孩子願意去踢球、喜歡踢球,並且立志以後也投身於足球運動這項事業中去。

他聽老李喝酒的時候聊起過,東川中學現在足球隊那麽多人,但其實可能百分之九十九最後都不會進入職業足壇。但他們還是刻苦訓練,並且聊起未來理想的時候,都說過希望考上大學之後學習足球教練專業,以後出來不求成為職業足球的教練,反而希望能夠成為基層青訓教練,去教小孩子、學生們踢足球。

胡立新相信這些年輕孩子的理想是真誠的。因為在他的小學校隊裏,就有好幾個曾經參加過全國高中生足球錦標賽的教練。他們都很年輕,剛剛大學畢業,就應聘成為了一所小學校隊的教練。

成為足球教練的志向,就是在參加高中足球錦標賽期間立下的。

以前總說“從小就學踢球,學到最後如果成不了職業球員,青春就被浪費了,這輩子不就毀了嗎?”

胡立新對這話感觸很深,因為他就是“受害者”。

可是現在的中國足球,隨著大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人願意踢球,哪怕成不了職業球員,足球也可以是一技之長,成為一名教練,也是份正經工作。

所以學足球有什麽用?

學足球最起碼可以多一條出路,而不是原來的“死路”。

“是吧?你看咱兒子這次破紀錄,影響多大?我第一次刷了一整天的手機,都沒把關於咱兒子的新聞全看完……所以我就想啊,既然咱兒子影響力已經這麽大了,那我們搞一個他的博物館。一方面當然是擴大影響力,另外一方面也算是為咱兒子在這個社會留下點兒東西。以前人們都立碑,我們就立個博物館起來。你覺得這個想法怎麽樣?我給你說,這可不是我單純為了炫耀啊……”

胡立新點頭笑道:“我知道。他現在已經是無數人的足球榜樣了。”

見胡立新贊同自己的意見,得到鼓勵的謝蘭興奮地說道:“對嘛。既然是榜樣,那總得個承載他榜樣力量的東西吧?整個博物館,把咱兒子的足球生涯好好捋一捋,配合照片、視頻和獎杯,激勵每一個來參觀的人。以後肯定就會有更多小孩子願意踢球……你以前不總說什麽‘足球人口不夠’‘基數太小’嗎?現在好了,就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胡立新點頭表示同意,然後問道:“那說吧,你想要怎麽搞?”

謝蘭掏出手機說道:“我都想好了,首先我們買一套大別墅用來當博物館……”

胡立新看著妻子手機上那個二手房交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