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足球的教育屬性(第2/2頁)

作為總教練,胡立新不忘利用看比賽的機會,抓緊對球員們的思想教育。

他認為足球,尤其是校園足球,歸根結底是一種教育方式。

不能一味追求功利性的結果,也要注重對球員們人格品性的培養。

畢竟在校園裏,尤其是小學生中,最終能夠成為職業球員的屈指可數。

教小學生球員如何贏得比賽的技巧和方法,遠沒有教他們如何正確面對失敗,如何團隊合作,如何自強自立重要。

在小學校園中,通過足球作為聯結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幫助他們在校園裏收獲朋友,學會合作,享受大家齊心協力向著一個目標努力拼搏的那種樂趣,才是足球在校園中最重要的作用。

所以胡立新的校隊甚至都不像李自強的高中校隊那樣,會進行入隊考核。胡立新的小學校隊不在乎入隊小學生有沒有足球基礎,以及足球水平如何。只要喜歡足球,哪怕家長們是抱著讓孩子鍛煉身體的目的申請入隊,他都一律開綠燈。

這也是為什麽校隊要分年紀設隊,同時還招聘了許多教練來幫助胡立新。因為隨著規模越來越大,只靠胡立新一個人是根本忙不過來的。

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胡立新也總是會給球員們強調很多非技巧戰術方面的東西。

讓大家聚在一起看這場比賽的錄像,最開始當然是想要增加小球員們對足球的熱愛。

不過在今天淩晨熬夜看了球之後,胡立新覺得“失敗者”羅凱或許是一個極好的典型,來讓小球員們深刻意識到足球比賽勝利以外的事情。

拿羅凱和胡萊對比,前者絕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這毋庸置疑。

可失敗者就不努力了嗎?

沒有,羅凱依然在努力。

從比賽的第一分鐘,努力到了比賽的最後一分鐘。

哪怕他的隊友浪費了他所創造的絕佳機會,他也沒有放棄和氣餒。

這樣的精神,不更值得小球員們學習嗎?

畢竟沒有誰能夠永遠一帆風順,常勝不敗。

羅凱這樣的“失敗者”恐怕才更有參考和學習的價值。

作為勝利者的父親,胡立新是真心這麽認為的。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這些話,也不是每個小球員都能理解和聽懂的。

從他們還很興奮的表情中,不難猜出,他們可能都在幻想自己是胡萊那樣的勝利者……

不過無所謂,只要他還是這所小學校隊的總教練,他就會不停地給一批又一批的小球員們灌輸這些觀點。

通過足球來教他們學會做人,塑造他們的人格,幫助他們以後更好的走上社會。

不是每個足球少年都能夠最終成為職業球員,揚名立萬。

但每一個足球少年卻都可以從他們小時候和足球的朝夕相處中受益終身。

這可比贏得一場比賽更重要。

因為後者有可能幫助他們贏得自己的人生。

※※※

在比賽結束之後,海盜公園球場響起了那首著名隊歌《團結人民之歌》,以及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在如此喧鬧的環境中,胡萊走向了正在用雙手撐著膝蓋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的羅凱。

看到他向自己走來,羅凱也直起身子,調整好自己的呼吸,看著他,卻並不說話。

走到跟前,胡萊用手捂著自己的嘴巴,然後再往前湊,幾乎要湊到羅凱的臉頰旁了。

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

羅凱聞言稍稍皺眉,也用手捂住了嘴巴,回應道:“___________________”

胡萊笑起來:“___________________”

羅凱:“___________________”

胡萊不再說話,轉身離開,去和自己的隊友們慶祝勝利。

而羅凱則喘著粗氣,站在原地,望著他離去的背影。

(畫外音:猜猜看!胡萊和羅凱聊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