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英超的中國球隊(第2/3頁)

星期二訓練完,除了在傷員名單中的球員之外,全隊所有人都乘坐飛機,遠赴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參加和海灣燈塔的首場歐冠比賽。

全隊都去,但只有十八個人能夠進入最後的比賽大名單,有資格坐在替補席上,其他球員則都只能在看台上專門劃出來的區域看球,真正的“作壁上觀”。

這和在英超中只有進入大名單的球員才有資格跟隨球隊去客場不同,歐冠裏,克拉克堅持要把全體球員都帶上,自然是希望營造出一種“我們是一個整體”的感覺。

這畢竟是利茲城歷史上首次參加歐冠比賽,沒有人希望在這個歷史性時刻缺席。所以克拉克非常善解人意地把能帶的球員都帶上,讓他們也能參與到歷史中,增強凝聚力。

此外,帶上所有球員也並非只是象征性的意義,也有實際作用。

那就是可以方便球隊在客場還能進行完整的訓練,比如有一些分組對抗的內容、定位球戰術訓練,如果只有十八個人,就會因為人手不足,難以進行下去。

歐冠的客場不像聯賽客場。打聯賽客場比賽,球隊一般都是在賽前一天才出發去客場,簡單適應一下場地,就等著明天開始比賽。

對訓練內容的豐富程度要求並不高。

但歐冠不一樣,一方面路途遙遠,另外一方面國家都不一樣,無論是天氣還是飲食,有太多需要適應的地方。所以球隊不可能賽前一天才動身去客場,那樣可能時差都沒倒夠——除非是去距離相近的鄰國比賽。比如法國球隊去意大利這種……

這還是小組賽,如果是淘汰賽階段比賽,重要的比賽前,球隊甚至會提前三四天就出發——剛剛打完聯賽,便直接去客場備戰歐冠比賽。那自然也得把所有球員都帶上。

當然了,帶上所有球員對球隊的經濟狀況也是有要求的,畢竟多了很多人,機票交通、住宿酒店的費用,都會增加一大筆。

所以這種全隊都出征客場的做法也只有豪門球隊經常這麽玩。

這可能也是豪門球隊在歐戰中的表現要比一般球隊好的原因之一,畢竟後勤能力也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壓力對於如今的利茲城來說,已經不再是問題。

自從胡萊成為這支球隊的球員之後,就不斷有中國企業揮舞著支票簿找上門來。

在利茲城拿到英超冠軍,胡萊問鼎英超金靴之後,這種情況更是愈演愈烈。

在這個夏天,利茲城俱樂部的高管們一直在忙著和中國企業談合作、簽約。

佛蘭德主場的場邊廣告牌他們管不了——全英超所有的賽場場邊廣告牌都屬於威廉戴利這一家廣告公司運營,他們賣多少錢出去,俱樂部是管不著的——但訓練基地的廣告牌他們可以賣啊。

於是在利茲城一線隊的訓練場外,圍了一圈廣告牌,全都是中國企業的LOGO。除了廣告牌之外,訓練基地的各種建築上也都出現了中國企業的招牌。

此外還有球衣各個位置的廣告、訓練服前胸廣告、後背廣告……就連他們的主場佛蘭德各個包廂的冠名權也都賣給了中國企業。於是當貴賓們來到佛蘭德球場看球,他們會進入“×為包廂”“中國××銀行包廂”“領×汽車包廂”“×寧包廂”格×包廂”……

這些包廂可不僅僅是名字被冠以中國企業的品牌名稱那麽簡單。

門上會有企業LOGO,包廂裏面的墻壁上也會有企業LOGO和宣傳海報。

如果給錢給的多,甚至連包廂裏的裝修風格和配色都可以根據企業要求進行定制……

此外佛蘭德球場也是全英超第一家在所有文字指示牌上都加入中文漢字的球場。以方便那些專程來到佛蘭德球場看胡萊比賽的中國球迷們同時遊覽參觀球場。

對於利茲城這種全方位拜倒在中國資本面前的做法,有英國媒體譏諷:“當我去利茲城的訓練基地采訪,去佛蘭德球場參觀時,我恍惚間以為自己跨越了萬裏時空,正置身於中國,訪問一家中國的足球俱樂部……唯一讓我出戲的是,那裏的工作人員依然在說英語。我建議利茲城俱樂部應該加強員工培訓,讓他們盡快學會一口流利的漢語。關於這一點,他們或許可以向胡學習一下,他是如何迅速掌握多門外語的……”

面對這樣的譏諷,利茲城俱樂部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繼續在“漢化”的路上狂奔著,一去不復返。

他們甚至還打算把自己的周邊授權商店開到中國去,以方便那些想要擁有利茲城球衣、周邊,但卻沒辦法來英國的中國球迷們。

對媒體上關於他們身體裏究竟流著哪個國家的血液這種問題,毫不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