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笨鳥先跑(第2/3頁)

並不是他最擅長的電梯球,而是一腳香蕉球!

林致遠在足球被托尼尼踢起來時,就果斷起步向右側球門移動,然後騰空而起!

足球從人墻外繞過來時,他人已經飛在空中,向來球伸出了手!

在轉播鏡頭中、所有人的目光裏,他的手掌碰到足球!

再用力一撥!

足球旋轉著飛出橫梁!

“漂亮!林致遠!他做出了一次精彩的撲救!他提前判斷到了托尼尼的這個任意球會怎麽踢!”

“好球啊!托尼尼的這腳任意球踢得其實質量很高,但還是沒能越過林致遠的十指關!”

中國隊的替補席上,郝德和孫榮兩個替補門將同時跳起來,率先為林致遠歡呼。

從空中落到地上的林致遠趁勢翻滾一圈,完成卸力後他站起來振臂大喊,為自己打氣,也為中國隊打氣。

※※※

“星,你知道嗎?在歐洲頂級聯賽踢球,很多球員其實並不是用‘腦子’踢球的。他們是用‘本能’在踢球。如果在比賽中等他們觀察思考完再采取行動,已經晚了。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必須用本能來驅動身體,說白了就是經驗。而這種經驗是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積累起來的,已經成為了他們的身體的本能。這就是為什麽歐洲足球的節奏要比中國足球更快、快得多。你們踢球總是習慣‘一看二慢三通過’,可這不是過馬路。知道日本隊為什麽在亞洲是獨一档?他們有大量的球員在歐洲踢球,接受歐洲足球的訓練。他們早就變成了‘歐洲球員’,由這樣一群球員組成的日本隊,其實是在用歐洲足球和亞洲球隊踢……你現在還做不到,但你可以更快地去觀察,先一步發現先一步思考,從而先一步做動作。”

當隊友們都在為林致遠的精彩撲救歡呼時,陳星佚卻走了神,因為剛才林致遠提前移動的撲救讓他想到俱樂部主教練豪爾赫·迪隆對自己的叮囑、教導。

在迪隆的指導下,他在中超聯賽中的表現鶴立雞群一般,對手完全踩不到他的點上,他卻總能先對手一步。

不過來了世界杯,他發現自己在中超賽場上的那點領先優勢,在這裏根本就什麽都不是……

面對巴西隊,自己引以為豪的優勢,只不過是人家下意識的本能。

這種差距,就像是一個“小鎮做題家”拼了命的學習、努力,成功在高考的時候成為了他們小鎮所在城市的狀元,轟動左鄰右舍的街坊,是城市裏無數家長嘴裏“別人家的孩子”,這是多麽光榮和值得驕傲的事情啊。

結果來了最頂尖的大學裏才發現像自己這樣城市裏的狀元多如過江之鯽,根本不值一提。

從小學到中學一直都是老師心中的“尖子生”“佼佼者”,來了大學才發現自己原來也還是一個普通人。

這種心理落差會導致有的人自暴自棄,有的人甘於平庸。

但總有一些人會迎難而上,在一個新舞台上重新證明自己。

看了胡萊、羅凱在本屆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現之後,陳星佚越發覺得自己應該盡快去歐洲。

可要怎麽才能去歐洲踢球?

迪隆先生說自己找了歐洲的朋友來觀察自己在世界杯上的表現,如果自己不能在世界杯上拿出像樣的表現來……是不是就沒機會去歐洲了?

或者要再多等一年半載的?

在沒踢世界杯之前,迪隆先生對他說,讓他不急著去留洋,他心裏雖然也有點著急,但還能沉下心來聽教練的話,安心訓練和比賽。可是如今在世界杯上見識過美麗風景後,他真的不願意再回國踢了……

所以我一定要在本屆世界杯上拿出足夠出色的表現來說服歐洲球隊的球探、教練、經理們。

他也承認施指導說得對,自己在前兩場小組賽中的表現有些平庸了。

不能說差,但肯定不算好。

對巴西隊的這場比賽,就是為自己證明的最後機會……

陳星佚把目光投向巴西隊的隊長基維爾。

他現在還做不到像這個人一樣,把比賽的技巧、經驗都化為本能融入身體裏。

那就用笨辦法。

多觀察,勤思考,多跑,不惜體力地奔跑!

哪怕最後是白跑一趟,也好過站在原地失去機會。

※※※

巴西隊這個角球開出來之後,並沒有威脅到中國隊的球門——姚華升率先把球頂出禁區。

在那裏胡萊背對進攻方向頂住杜杜·卡洛斯把足球往回頂給從禁區裏跑出來的歡哥。

張清歡在接球之前就已經觀察好了前面的情況,他看見羅凱已經在往前沖了。那沒什麽好說的,直接一腳直塞,傳向羅凱!

“中國隊的反擊!”

巨大的歡呼聲中,羅凱把張清歡從後面傳來的球讓到前方,然後再加速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