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住在紅房子裏的“紅女巫”(第2/4頁)

特拉梅德的球迷們都不用刻意針對客隊,只需要為主隊加油,就足夠讓不少客隊的球員們感覺到呼吸困難了……畢竟六萬人的看台容納數量對於現在的英超來說,確實可以算的上是很龐大的數量,與之對應的是利茲城的主場佛蘭德球場,能夠容納三萬人。

但今天在“紅房子”裏卻出了點小意外。

特拉梅德的球迷們發現前來做客的利茲城球員們似乎並沒有受到他們所制造出來的聲浪的影響。

從比賽一開始,他們就踢得積極主動,完全不像是在客場踢球,倒更像是在他們自己的主場……

如果說球員們的表現可能還是球迷們的錯覺,做不得數的話。

那麽開場二十六分鐘,先進球的反而是客隊利茲城,或許就可以讓所有人都確定這一事實——今天的利茲城和他們在這一個半賽季裏所見過的那支不太一樣。

“皮特·威廉姆斯——!!”馬修·考克斯拖長聲音大喊道。“他接到洛倫佐的頭球回做後,用胸部停球靈巧地閃開了柯克!然後拔腳就射!沃克爾沒能碰到球!利茲城在客場取得了領先!真是讓人意外,先進球的竟然是利茲城!”

看著電視轉播畫面中狂奔慶祝進球的皮特·威廉姆斯,“白玫瑰”酒吧裏的球迷們張開手臂,有節奏的打著拍子,然後跟著這個拍子高聲唱:

“皮特!皮特!皮特!皮特!他是我們的天才皮特!皮特!皮特!皮特!皮特!他是永遠愛利茲的皮特!啊——皮特·威廉姆斯!啊——皮特·威廉姆斯!”

這是利茲城球迷們為他們所喜愛的球員所創造的加油歌曲,每當球員表現出色的時候,他們就會唱響角色歌。

今天利茲城是客場作戰,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沒辦法去客場,於是只能在電視機前高歌,給球員加油。

※※※

利茲城的球迷們並沒有高興多久。

上半場比賽結束前,特拉梅德的法國前鋒帕普·博內特在大禁區角上大力施射,幫助特拉梅德扳平了比分。

下半場剛剛開始之後,特拉梅德的荷蘭中場尼克·範代爾夫特用禁區外的一腳低射,再次洞開了利茲城的球門。

“範代爾夫特!!漂亮!!他這腳射門完全壓住了高度,足球緊貼著草皮往前竄,加大了門將撲救的難度!面對自己的荷蘭同胞,範代爾夫特可一點都沒有腳下留情的意思!”

隨著比分反超,特拉梅德的球迷們活了過來,他們在看台上又唱又跳,一會兒是給自己球隊加油,一會兒用歌聲嘲諷利茲城這個小弟弟:

“去你們該去的地方!冠軍聯賽!去你們該去的地方!冠軍聯賽!你們知道我們說的是哪一個!”

緊接著就是一陣巨大的哄笑聲。

利茲城在英格蘭足球歷史上沒什麽名氣,可以算的上是不折不扣的無名小卒。

按理說他們和曼徹斯特的特拉梅德也應該沒什麽仇恨——在漫長的歷史中,他們和特拉梅德鮮有交手機會。

但特拉梅德的球迷們嘲諷起他們來,還是毫不留情。

這和足球沒什麽關系,主要是地域仇恨——源自曼徹斯特和利茲這兩個城市之間的歷史恩怨。

英國是傳統的養羊大國,歐洲重要的羊毛產地,他們的羊毛一直供應全歐洲。

後來英國在和法國之間的百年戰爭失敗後,決定不再只是單純出口羊毛,而是大力發展毛紡織業。毛紡業成為了英國的“民族工業”。隨著十六世紀圈地運動擴大牧羊場,增加羊毛產量,英國的呢絨出口占據了全部出口商品的百分之七十八。

而當時的利茲就是英國著名的毛紡工業中心,聚集了大量的毛紡產業工人。

利茲城俱樂部的主場名叫“佛蘭德球場”,也正彰顯了當時利茲毛紡業的發達——佛蘭德並不是現在英國的地名,也不是利茲的,而是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大約相當於如今荷蘭的澤蘭省、比利時的東弗蘭德省、西弗蘭德省,和法國的加來海峽省、諾爾省。

這個地方有著當時歐洲最優秀的毛紡工人。當年英國的羊毛原料也是運到這裏,再出口到整個歐洲的。

英國的毛紡業崛起也是因為挖來了大量佛蘭德工人。

為了紀念這段歷史,所以代表著利茲這座城市的利茲城俱樂部的球場才被叫做“佛蘭德”。

而曼徹斯特的崛起則和英國的棉紡織業密不可分。棉紡織業搶的正是毛紡業的市場。

隨著曼徹斯特所在的蘭開夏郡以東西印度群島和巴西的棉花開始仿造印度棉布,英國的棉紡織業逐漸步入正軌。再加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一個重要標志珍妮紡織機的發明,棉紡得到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