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時代變了(第2/4頁)

而後者似乎並沒有從這番話中聽出什麽東西來,他就像是個木頭人一樣,對李教練的話毫無反應。

郭俊夫在心裏嘆了口氣。

“……我們的時間並不多,在明年U23亞洲杯之前,必須把新的進攻戰術完全掌握!而這次的三場熱身賽,就是對你們訓練成果的檢驗。不要以為時間短,對結果就無所謂。我給你們說,時間短有時間短的要求。你們每個人都必須在這段時間裏全力以赴,聽到了嗎!”

李志飛大聲問道。

全體國奧隊球員也大聲回答道:“聽到啦!!”

“很好,現在開始熱身!”

※※※

在正式訓練開始之後,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所謂的“新的進攻戰術”是指什麽。

以前的國奧隊主要以442陣型為主,就算是東亞杯上也是這樣。

但這次,國奧隊卻要改打433,胡萊被放到了中鋒的位置上。

接下來就是圍繞著他如何進攻的戰術安排了。

這方面,施無垠和李志飛倒是沒有固定人選,他們在訓練中不斷做著排列組合。

於是大家都明白了,說白了這套進攻戰術除了胡萊是固定的,其他都不固定。

不過也幾乎沒人覺得這有什麽不對的,更不會對胡萊心生妒忌。

因為胡萊的實力大家都看得見,哪個不開眼的敢出來說胡萊他不配這個地位的?

東亞杯上“恐韓症”是怎麽沒的?中國隊第二個東亞杯冠軍是怎麽來的?

俱樂部上,人家現在十九個球在聯賽射手榜排第一。盡管是中甲的聯賽射手榜,但除了他又有幾個人能夠在中甲聯賽進這麽多球的?羅凱和陳星佚已經是國奧隊中在聯賽進球第二多的人了,和胡萊也差距巨大。

關新彥倒是在中超,可關新彥才進幾個球?

兩個球。

胡萊進了幾個?

十九個球。

就算中超聯賽難度再大,和中甲的進球難度有2:19這麽大的差距嗎?

更不要說人家胡萊在足協杯上兩次面對中超球隊,也一共打進了三個球。

比關新彥在本賽季所有中超比賽中的進球數都多。

國字號球隊、俱樂部比賽中胡萊都有出色的發揮,這樣的球員在國奧隊當不了主力中鋒?

中國國奧隊那得是什麽水平的球隊?

雖然胡萊的位置是確定了的,但圍繞著他的兩個邊路,其他人還是可以競爭一下的。

王子健、關新彥、羅凱、陳星佚、王華這五個人都有機會,至於譚雲龍,他是個標準的中鋒,定位也很清晰——胡萊的替補。

但這並不是意味著他就只需要坐在替補席上給隊友加油助威遞毛巾了。

實際上施無垠也給他安排了專門戰術——當他上場的時候,國奧隊的進攻戰術和胡萊在的時候會有所不同。

這套戰術會充分利用譚雲龍身體條件出色,人高馬大能拿住球的特點,把他當做進攻支點,讓他為兩個邊路的邊鋒和後插上的中場球員做球,提供機會。

國奧隊的進攻重心就會從中路轉換到兩個邊路。

相應的邊路人選也會做出調整,會更多的考慮得分能力。

但不論是哪種戰術,關新彥都發現他對於這支球隊不再是那個不可或缺的進攻核心了。

哪怕是胡萊不在場上的那套戰術,需要依靠兩個邊鋒得分,也不只是只有他能完成這樣的任務。

畢竟還有另外一個邊呢……

無論是在球權還是開火權方面,他都沒有了優先級。

他所在的這邊打不通,教練就會馬上要求進行大範圍轉移,把進攻導向另外一邊。

以前可不是這樣的,以前是打不通打得通都得靠他來打,他去哪邊,國奧隊的主攻方向就在哪邊。

現在……

而且更讓他難受的是,就算他準備退一萬步接受這套全新的戰術,他也驚訝地發現自己在這支球隊的鋒線裏,競爭力直線下降。

施無垠對這套戰術中的兩個邊路進攻球員的要求是“全面”,能突能傳還能射,有速度上的要求。

這些能力其實關新彥都有。

但要說有多好呢……如果放在以前的國奧隊國青隊裏還是挺有競爭力的。

現在他愕然發現那兩個第一次入選國奧隊的前鋒,卻有完全不弱於他的能力,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他更強。

比如在隊內測速中,陳星佚的速度冠絕全隊,超過原來跑得最快的王子健,成為了隊內三十米沖刺跑冠軍。而在速度和力量的結合方面,羅凱又更勝一籌。

陳星佚的優勢還包括他和胡萊在閃星配合了將近一個賽季,默契方面沒的說。

而羅凱的個人能力更突出,在被迫需要單打獨鬥的時候,他比關新彥可強多了。

陳星佚擅長左腳,羅凱左右全能,這兩個人一左一右,還可以左右交叉換位。可以在各自邊路突破之後起腳傳中,也可以內切後起腳射門,還能在橫向盤帶的過程中把足球交給胡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