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先把火點起來(第2/3頁)

“我哪有,我當時又不知道他會這麽說,也沒有錄音。不過他是在訓練結束之後當著青年隊所有人說的,我想總不會只有我一個人聽到了吧?”胡萊搖頭。

“那為啥到現在也沒見有人出來說?”

“沒人問吧……我現在在閃星過得不錯,他們就覺得沒必要再談過去的破事兒了吧?”胡萊猜測道。

“那你說這些話都沒證據,媒體怎麽曝光?”

“這我管不著。媒體想挑事兒,那當然就得自己去找證據啊,我要是連對話錄音都給他們了,他們恐怕又要覺得我是故意構陷孫赫了。”胡萊搖頭,並不是很在意這事兒。

對他來說,其實完全就是隨口一提,能成功惡心到孫赫當然好,如果不行……這不還有比賽嗎?

※※※

高祐俊放下電話。

他雖然沒拿到胡萊和孫赫對話的直接證據,但是他卻獲得了自從胡萊加盟海神青年隊之後青年隊比賽的記錄。

這東西不算是什麽機密東西。按理說如果中國足球在數據統計方面的工作更專業一些的話,這東西是應該在各種數據統計網站或者海神俱樂部自己的網站上輕易找到的。

但因為中國足球在資料管理方面的落後意識,才導致普普通通的青年隊比賽資料都只能在俱樂部的資料庫裏束之高閣,鮮為人知。

他通過翻閱這些比賽記錄發現了一點——在趙康明還在海神做青訓主管的時候,胡萊在青年隊的出場時間還算是正常水平。

他剛來海神青年隊的時候,是一分鐘青年隊出場時間都沒有。這很正常,因為他剛剛才從一個學生球員轉變為職業足球俱樂部梯隊的球員,和球隊不熟悉,訓練也還沒上正軌,自然是沒有代表青年隊出場的資格和能力。

但隨著他在海神青年隊待的時間越來越多,他也開始逐漸打上了青年隊比賽。

當然了,他並沒有就這樣一躍成為海神青年隊的主力球員,而是在替補和邊緣球員之間來回搖擺。

隨著時間的推逝,他在海神青年隊的出場時間也一點點增多。

他的表現越越來越好。

胡萊在青年隊的高光表現是在2021年十二月,在這個月海神青年隊打了三場比賽,這三場比賽胡萊兩場首發,一場替補登場,三場比賽全都有進球,其中最後一場比賽更是梅開二度。

以如此出色的表現結束了他在海神青年隊的第一個賽季。

按照高祐俊的理解,胡萊的這個表現足夠讓他在新賽季的青年隊中打上更多比賽了吧?

但並沒有。

海神俱樂部2022年一月份就開始鬧出趙康明和俱樂部總經理張強的矛盾,二月中的時候,趙康明辭職離開了俱樂部,隨後孫赫成為俱樂部新的青訓主管。

高祐俊注意到自從孫赫成為青訓主管之後,胡萊就再也沒有入選過比賽陣容。直到他在賽季中期轉會離開俱樂部,都沒有再為海神青年隊打過哪怕一分鐘的比賽。

你說巧不巧?

在趙康明辭職之後,孫赫來之前,胡萊還是有為海神青年隊出場比賽過的。

但孫赫一來,他的出場紀錄就戛然而止。

高祐俊還進一步注意到,時任海神青年隊主教練的陳墨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離職的。

孫赫有沒有對胡萊說過他在海神青年隊沒有前途的話,高祐俊不得而知。

他卻知道,在孫赫來了之後,胡萊就在青年隊打不上比賽,這一定是有問題,有原因的。

胡萊又沒有受傷,所以不可能是因為傷病原因錯過了半個賽季的比賽。

他之前表現出色的,也不太可能是因為實力不夠無法獲得出場機會。

青年隊球員在漲球的階段,卻一分鐘出場時間都沒有,這個舉動本身意味著什麽,相信任何一個稍微懂點足球的人心裏都清楚。

所以盡管沒有其他證據,高祐俊也傾向於相信胡萊的話了。

想到這裏,他從自己的位置上起身,把自己整理好的資料拿在手裏,向主編辦公室走去。

這種涉及嶺南市本土中超俱樂部管理層的新聞,他一個小記者還沒有資格決定發不發。

而且就算出了事情,這不也還有主編大人幫他頂著的呢嗎?

※※※

在主編辦公室裏,高祐俊把自己整理的關於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和資料,都擺在了主編的辦公桌上。

主編看完之後,沉默了幾秒鐘後問道:“你這個分析……有幾分把握?”

高祐俊說得很保守:“呃,我不知道,老大。我只是基於我所知道的資料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最終得出了這麽一個結論——胡萊當初的轉會很有可能和孫赫有極大的關系。”

他心裏已經決定了,要是主編不同意發,那就先不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