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女足與男足(第2/3頁)

而女足國家隊則是和騰龍U15打熱身賽。

為什麽國奧隊找預備隊打比賽,堂堂國家隊卻只能去和U15這樣的青年隊打熱身賽?

是不是瞧不起女足?是不是性別歧視?這個世界還能不能好了,大熱天的渾身發冷……

等等,先別急著打拳。

要是在足球運動上堅持對等原則的話,那麽女足就不能和男足同場競技了。

畢竟雙方的身體素質有著天壤之別。

俱樂部的預備隊主要以超過十九歲的年輕球員和在一線隊暫時打不上比賽的球員為主,可以算的上是成年隊。

這些人如果和女足比賽,哪怕對手是女足國家隊,是這個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女足國家隊,在不修改規則的情況下,都一樣可以打的女足毫無還手之力,一場大比分屠殺是在所難免的。

除非不允許身體接觸。

但足球本來就是要身體接觸的運動,又不是最開始的籃球運動——籃球最開始不允許身體接觸,被稱為“紳士的運動”。

況且就算沒有身體接觸,女足想要贏男足都非常困難——男足球員拿球面對女足球員的防守,可以直接一個趟球加速,靠速度強行突破超車,也算是“沒有身體接觸”的踢法。

所以在正常規則下,只能靠降低女足對手的年齡來給女足球隊找補,尋求平衡。

但即使如此,女足球隊都有很大的幾率贏不了。

在胡萊穿越來的那個時空裏,類似女足國家隊被少年隊吊打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

比如2016年的時候,日本國家女隊——前一年才拿了女足世界杯的亞軍——在一場友誼賽中,以0:12的比分輸給了靜岡學園高中男子足球隊。主教練接受采訪的時候眼眶泛淚,說好多年沒有這麽慘烈的比賽了……

還有澳大利亞女足國家隊,為了備戰2016年的裏約奧運會,選擇和本國澳超聯賽的紐卡斯爾噴氣機的U16踢熱身賽,結果被灌了個0:7,慘不慘?

瑞典女足,和U17男足踢比賽,要求對手必須少一個人,最後還是輸了個0:3。

當然如果有杠精非要說那是因為國外男子足球水平發達,就算是青少年球員,水平也很高超。那麽中國國內也有類似的例子。

想當年中國女足如日中天的時候,擁有孫雯的上海女足和在上海集訓的中國男乒——是的,你沒看錯,是男乒,打乒乓球的,不是踢足球的——進行熱身賽——踢足球,不是打乒乓球——最後男乒這幫業余的以8:6擊敗了專業的上海女足,王勵勤在那場比賽中獨中六球。

2006年的時候中國女足國家隊和U16男足國家隊踢了一場比賽,真刀真槍的踢,既沒有要求U16男足少一個人,也沒有要求他們不許用頭球,不許身體接觸,不許鏟球。就這在U16國少隊下半場放水的情況下,還輸了個0:9。

差距就是這麽大,一點水分都不摻的。

女足無論是身體力量還是速度,都要比同年齡男子球員差上一大截,所以就算是女足的國家隊,也只能和比U16、U15這樣的球隊打比賽,就這還經常輸,男足那邊教練還得偷偷命令自己的球員放放水,絕對不許打出兩位數的比分來。

這是男性和女性身體素質上的客觀差距,是不以人的主觀意願為轉移的,不是說高喊兩句“男女平等”的口號,說兩句“氣抖冷”的怪話,這些客觀的身體差距就能消失。

李青青之所以如此厲害,和她的身體素質就有很大的關系。

身高一米七五的並不是那種纖細柔軟的身型,只看她健壯有力的大腿就能夠感受到似乎有爆炸性的力量蘊藏在裏面。

這雙長腿讓她的速度在女足球員中完全是獨一档的,就算是放在男子足球運動員中,也能排在中上遊,最起碼肯定比胡萊跑得快。

除了速度快之外,李青青的身體在女足球員中也算得上是強壯了,比一般女孩子寬大的骨架遺傳自父親,為她提供了力量的基礎,再加上她刻苦的訓練——掀起衣服只看腹肌的話,胡萊在李青青面前真就是個“白斬雞”弟弟。

一米七五的身高,加上六十八公斤的體重,讓李青青在女足賽場上簡直猶如橫空出世的女武神。

再加上非常非常非常出色,歷史級的腳下技術。

所以李青青才能年紀輕輕就入選了國家隊,並且成為了國家隊的核心球員。

已經有專業人士認為李青青在足球上的成就絕對不僅於此,她還會有更光明的未來——前提是別受傷。

但不管是在過去的那個時空,還是如今的這個時空,都總是不缺那些根本不懂足球的人拿著女足來諷刺男足,提一些很弱智的問題,諸如什麽“世界第一女足能踢贏我們的國足嗎?”,還有什麽野雞衛視的評論員都能大言不慚,信誓旦旦地說“誰說女子不如男,把男足拉出來和女足踢,女足贏得概率有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