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撿漏也是一門技術(第2/3頁)

胡萊在安東杯中打進了十一個球,是安東杯最佳射手。但同時夏小宇也奉獻了十次助攻,是安東杯的助攻王——只不過最佳射手有專門的獎杯,助攻王卻沒有——這兩個數據放在一起,就很容易讓人覺得胡萊是靠夏小宇不斷喂球給喂成的最佳射手。

但以楚一帆對胡萊的了解,卻知道胡萊是那種極善於捕捉利用機會的前鋒。和當時的安東杯最佳射手羅凱比起來,他效率更高。

他並不需要隊友們不斷給他輸送炮彈,為他創造機會——當然,有這樣的條件固然更好。可如果沒有,他也能夠利用有限的機會,取得進球。

要知道以前的胡萊在球隊裏可不是很受人待見的,盡管如此,他也並未氣餒,並且抓住了僅有的機會,取得了進球……

這才是楚一帆所認定的胡萊厲害之處,也是他認可嚴炎那小子關於胡萊是“天選之子”說法的理由所在。

有太多人被胡萊的外在條件以及球風所蒙蔽,容易忽略他,就算他進再多球,也會難免有輕視的想法。

楚一帆覺得,人民中學從球員到教練應該是存在這種固定思維的。

而在他身邊,他的那些室友們也是這個想法,一個個都把注意力放到了熱身中表現突出的夏小宇身上。

“大楚,你們的那個核心球員好像遇到了點麻煩啊……”

“不是一點麻煩,是大麻煩吧?”

“人民中學的‘白夜四騎士’真不是吹的,我覺得就東川中學的中場很難和他們相抗衡。”

楚一帆聽到他們的話,卻沒有反駁,而只是微微一笑,什麽也不說,繼續看比賽。

※※※

東川中學在中場確實遇到了麻煩。

這種麻煩不是說夏小宇被人民中學的某一個人給纏上了那麽簡單。

而是在整體陣型上,當夏小宇想要率領東川中學的進攻往前發展的時候,在中路他會遭遇人民中學整個中場的攔截和阻擊,讓他很難找到向前出球的線路。

再加上王尋對他的緊逼防守,也讓他難以長時間控球去尋找機會。

更多的時候,為了保險,他只能把足球往回傳或者橫傳。

就算是這樣,他也還要擔心宋羽、張習和嚴崢對他橫傳和回傳路線的攔截。

但夏小宇卻並不驚慌,因為這一點其實早就在比賽開始之前,他們的主教練就已經給他講清楚了。

人民中學的優勢是強有力的中場,那他們肯定會在中場爭奪上做文章。

所以東川中學的對策就是不和對方在中場過多糾纏,利用兩個邊後衛,以及唐源的速度,直接走邊路。

中場過渡球的時候簡潔快速就可以,不要執著於一定要在中路打開局面。

時機不對,機會不好,就要馬上把足球轉移到邊路去。

所以夏小宇很清楚,他這場比賽就是一個誘餌,誘騙人民中學把注意力都放到他身上,卻放松邊路。

當他再次在中場拿球的時候,對方的後腰球員王尋逼了上來,夏小宇只能轉身護住足球,然後把足球往回傳給了中後衛毛曉。

毛曉接球之後,把足球傳給了頂上去的右邊後衛王俊超。

王俊超一拿球,唐源就馬上拉邊接應。

王俊超再把足球傳過去,傳完球後再繼續往前跑。

※※※

在場邊看到這一幕的人民中學主教練孫一明撇撇嘴。

東川中學這場比賽其實是主打邊路進攻……這一點對方以為他看不出來嗎?

畢竟人民中學的中場更強,很多球隊在面對人民中學的時候都會選擇在中路避其鋒芒,既然中路打不透,走邊路不就很正常了嗎?

孫一明看向隔壁東川中學的教練席,瞥了一眼那名主教練。

但邊路進攻到最後也還是得打到中路來的。

這種兩翼齊飛,邊路傳中的戰術,中路也一定會配備一個高中鋒。

而東川中學的九號球員沈聿林就正好是這麽一個高中鋒。

雖然對這個人的資料很少,但孫一明也還是知道沈聿林擅長頭球,或者說只擅長頭球。

正因為有這麽一個擅長頭球的高中鋒,所以東川中學才這麽肆無忌憚地玩邊路傳中的戰術吧?

可我們的後衛也不是吃素的,就一個高中鋒,防起來更好防。

孫一明在心裏哼了一聲。

把對手逼得只能用邊路傳中的戰術來對付我們,那就說明我們已經占據了優勢和上風……

※※※

王俊超的前插不僅吸引了人民中學主教練孫一明的注意,也吸引了人民中學防守球員的注意。

馬上宋羽就上來堵住了王俊超繼續前壓的路線。

同時,張習也回撤來防守拿球的唐源,在唐源的前面,遠遠的站著人民中學的左邊後衛,之所以是遠遠地,沒有直接逼上來,是防備他用速度強行突破——孫一明清楚唐源最大的能耐就是他的速度,所以專門叮囑了自己的球員要和唐源保持合適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