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穿越勸退指南(八)

爽不爽文什麽的,譚昭自然是不太願意透露的,倒是宮裏面的新帝,這會兒心情可謂是非常不爽。

華海觀的牌匾當年乃是聖祖皇帝親自題名賜下的,當時的觀主曾經跟著先祖打天下,後來建國後卻是半分權勢也沒要,孑然一身又回了觀中清修,聖祖感念其付出,這才給華海觀賜下臉面。

如此經營百年,華海觀也從當年的山野小道觀變成了如今香火鼎盛的皇家道觀,加上合川會做人,他登基那會兒合川替他宣揚了不少好名聲,如果是在今天之前,新帝對合川還是挺有好感的。

但現在嘛,呵,不知所謂的東西!

“還請陛下明示。”

“明示?你要朕明示什麽?他合川辦出這樣的事來,居然還想求朕的寬恕?他當朕是開慈善堂的嗎?”

陳府尹當即跪地:“臣惶恐。”

要說京官之中最難當最掉頭發的官職,當然非京畿府尹莫屬了,畢竟地方上的府尹完全可以自行斷案,而京中呢?一旦觸碰到了黃線,上頭一大摞的大官勛貴壓下來,他就成了中間的受氣蟲。

像是合川案,如果大理寺或者是刑部願意接過這個案子,陳府尹絕對當場歡欣鼓舞地雙手奉上。只可惜,像是這等美事,他也就做夢的時候稍微想想。

現實是,他還得跪著聽陛下的責罵。

新帝的脾氣發夠了,理智回籠,還得想辦法將此案圓過去。合川的生死對天子來講,自然是無足輕重的,可合川為皇家背過太多的書,倘若真的臭名昭著到要寫進史書的地步,那就是他為君時的汙點。

新帝是個很小氣的人,所以他絕不允許這一點。

“朕聽聞,那合川的事情曝露出來,是有一個姓鄧的道士攛掇的,此人現在何處?”

陳府尹便說:“回稟陛下,此人微臣並未親眼見到,據前往華海觀的衙役說,此人可騰挪雲海,當日曾有百姓邀此人一同來衙門聽審,他卻說時機到了,自會前來。”

新帝一聽,卻覺得此人不過是故弄玄虛,為的恐怕是借所謂道門之法替被合川害死的人伸冤,只這法子蠢得很,合川可以死,但皇家的臉面絕不能有損。

若是聰明些,就該暗地裏結果了合川,合川前幾年還是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若是死了,他也不會過分追究。

“陳府尹,這樁案子必須得好好辦,認真辦,若合川真有違法亂紀之處,你也須得秉公執法,朕的意思,你可明白?”

陳府尹從宮中回到衙門,腿肚子都是軟的,沒別的,他今天跪在禦書房裏,距離當場辭官不幹就只差一步了,新帝雖然年輕又勤勉,龍威卻甚重,且很多時候聽不進大臣的勸誡。

真的,這京畿府尹真是誰愛幹誰幹,他真是太不容易了。

“大人,那外頭又有人來鬧了!這都是今天的第六波了,上一波來的還是一整個村,說是合川侵占他們的田產,還非要逼他們簽下賣身契,這次也不知道是什麽惡行!”

陳府尹的頭又開始痛了,再這樣下去,他覺得自己都要英年早衰了:“去把人請進來吧,先問清實情,若有證據就收錄下來,本官恐怕辦完這樁案子,就要貶謫去南方咯。”

不過去南方也好,總比卑微當禿頭孫子來得強。

說起來,上一屆京畿府尹才當了兩年,當初他還天真地腹誹過,現下看來,他連兩年都當不到了。

旁邊的主簿:……大人看著,好像又老了兩歲呢。

今日一整天,來京畿衙門叫冤的就足有十來波,什麽樣的狀書都有,侵占良田、魚肉鄉裏之類的,都還算輕的,最嚴重的是致滿門死亡,來告狀的是那家小姐的未婚夫婿,字字泣血,就連辦案多年的老捕頭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陳府尹能坐到現在的官位上,當然不是屍位素餐的貪官,他有良知有能力,如果合川僅僅只是個沽名釣譽的假道士,那這案子怎麽判都可由著陛下的意願來,可合川人面獸心、罄竹難書,倘若他真按陛下的意思來判,陳府尹怕自己百年之後,躺在棺材裏都不敢合上眼睛。

人在做,天在看,陳府尹在看過所有的筆錄後,便已經做好了被發配蠻夷之地的準備。

“大人,該升堂了。”

京畿衙門辦案子,有些是不對外開放的,但合川一案眾多百姓和書生都在關注,加上苦主實在是太多,小衙門根本跪不下,陳府尹就決定破罐子破摔,幹脆就公開審訊了。

合川在收押期間時,心中是非常忐忑的,可他思及自己替陛下做過的那些差事,又覺得陛下不至於對他如此狠心。

可當他被衙役像條死狗一樣地拖到堂上後,合川驚恐極了。

因為他看到了無數雙仇恨的眼睛,這些人裏面只有幾個他是認識的,更多的他連見都沒見過,可那樣濃烈的仇恨,他根本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