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百戰旅

這打的其實就是換家戰術。

如果按常規打法,王學新想要拿下奉天十分困難。

佐佐木靜江此人雖然在進攻上沒有多少本事……這也可能是因為八路軍在制空權等方面占據優勢使鬼子陸軍無法在進攻戰中發揮出戰鬥力的原因。

但佐佐木靜江在奉天的防禦方面卻足以讓人稱道。

佐佐木靜江沒有把他手下的十萬人全部布置在奉天……大兵團作戰自古以來守城就沒有把兵力全擺在城內的,即便是冷兵器時代也不例外。

這也是《三國演義》裏動不動就有“出城迎戰”的情節,這聽起來似乎匪夷所思,有城池防禦為什麽要“出城迎戰”,呆在城裏等敵人來攻不就行了?

然而實戰卻並非如此。

城墻雖然可以抵抗外敵但同樣也可以將己方兵力封鎖在城內“作繭自縛”。

比如十萬敵人來犯,十萬守軍第一時間全部回城防禦。

那麽敵人只需分兵一萬,用弓箭、投石機等封鎖住城門就可以了,輕輕松松就將守軍十萬大軍及百姓全部封死在城內。

另九萬兵力,就可以放心的在城外收割糧食豐收敵人的莊稼,甚至還可以在城外大片的土地上種植糧食,一年又一年……城外完全不需要擔心糧草問題,而城內的守軍卻總有被餓死的一天。

只有兩種情況是例外的:

一是都城,也就是皇帝住的城池有可能會有這種死守的方式,因為它可以等待諸候國的援軍。

二是像釣魚城一樣利用江河護城,並在城內圍了大片的良田和山地可以在城內種糧自給自足。

否則,給守軍十個膽也不敢一打就回城,除非實在打不過只能回城保命,否則都是在城外排兵布陣配合城墻防禦,這樣才是進可攻退可守不至於被敵人封死。

佐佐木靜江的防禦也是如此,奉天城墻是它最後一道防線,城外一圈一圈的全是鬼子用鐵絲網、地雷、戰壕、碉堡構築起來的防線。

炮兵基本不敢放在城外,因為怕給八路軍炮偵雷達發現第一時間就被敲掉,所以火炮多是在城內隱藏,就算在城外也是構築起又深又隱蔽的炮堡提高其生存能力。

這樣的防線,按常規打法很容易就打成消耗戰,而且必須是八路軍正規軍參與的消耗戰:從百姓中拉起來的新兵,用來防禦是可以的,但是用來進攻就不夠了。

進攻戰跟防禦戰不是一回事,進攻戰是要頂著敵人的槍炮往前沖的,地面有鐵絲網、地雷,面前有敵人打來的彈雨,天空有炮彈的呼嘯,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民兵不被嚇死逃跑就算不錯了,更別說沖鋒。

於是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八路軍在東北的正規軍只有十萬,十萬正規軍跟擁有防禦工事的七萬鬼子打消耗戰……

即便八路軍有空中優勢、炮火優勢,還有坦克優勢又能怎麽樣?

戰鬥依舊會打得十分慘烈,鬼子的地利會在一定程度上抵銷八路軍裝備上的優勢,敵我兵力消耗估計相差不大。

也就是說,十萬八路軍很可能會被消耗掉七萬甚至更多。

這樣的結果八路軍是無法接受的……只剩下三萬正規軍其它的全是新兵,它根本就無法抵禦鬼子的下一輪沖擊。

這也是王學新之前一直都沒有進攻奉天的主要原因。

拿了大連後還要在東西兩頭分別構築一道雙向防線:每道防線都是防兩面的,對內防奉天城對外防鬼子援兵。

這顯然需要更多的兵力,如果不是新兵補充了二十余萬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能拔掉奉天這個釘子,兵力馬上就少了一半。

問題就是很難將它拔掉……

現在,鬼子的進攻卻給了王學新一個機會。

王學新為進攻奉天做了幾個準備:

首先,王學新給第三、第五、第六獨立團也就是這駐守要地的三個新兵團分發了大量的定向雷……就是“此面向敵”能炸出大批鋼珠的那種。

普通地雷在戰場上已經不太管用了,雖然它依舊能起到遲滯敵人的作用但殺傷率偏低且過於被動,即便是跳雷也是如此,因為鬼子可以用廉價的手榴彈和擲彈筒開路。

定向雷就不一樣了,它只要往戰壕上一插,“轟”的一聲就能炸出一片彈珠成片的殺傷敵人。

王學新會給新兵團配這種定向雷的原因,是這玩意操控起來比步槍實用,至少對新兵而言是如此。

用步槍,你得三點一線的瞄,新兵還打不準,冒出頭有可能被訓練有素的鬼子反殺,還有保養問題,另外還有可能發生故障新兵也不會處理……

定向雷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它只需要往戰壕上一插,再隔遠了將其引爆就成。

一個新兵扛著一把步槍未必能殺傷一名敵人……能殺傷一名敵人就可以算是不虧,殺傷幾個十幾個那都得是有天份再加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