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機場

彈性防禦,是隆美爾擅長使用的一種防禦方式。

隆美爾在非洲戰場上與敵人對陣時,同樣存在兵力不足的問題,他無法以比敵人少得多的兵力守住過長防線。

不過隆美爾不愧是傳奇將軍,他很快就找到了解決的方法,他在防線和戰壕裏只擺少量步兵防禦,主力裝甲部隊則擺在二線。

一旦敵人在某處突破了防線,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就憑借著裝甲部隊的機動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撲上去將敵人擊退。

這樣一來,原本需要更多兵力才能守住的防線,在隆美爾的指揮下就以少勝多將敵人一次次擊退。

不過當然,八路軍沒有裝甲部隊甚至連汽車都少得可憐,因此不能照搬隆美爾的彈性防禦。

“我們可以利用地形將遊擊戰和正規戰結合起來。”王學新解釋道:“鬼子要是從晉綏軍防區往北深入我軍根據地,沿途全是山脈、丘陵為主的地形,我們把這些地方讓出但同時又不讓出……”

這時李雲龍就問了聲:“我說小東北,你這到底是讓出還出不讓出啊?說明白些,別跟老子來這彎彎繞!”

“團長!”王學新回道:“讓當然是要讓,但我們只是部份讓。比如公路、山路等,兩側高地等,都暫時不構築工事不堅守,把鬼子放進來。不讓,就是在沿途山區深處,還藏咱們的部隊與鬼子打遊擊,這些部隊等他們正規部隊過去後,隨時都可以跳出來給他們薄弱的後方或是運輸路線來一下!”

李雲龍“哦”了一聲,然後點了點頭,說:“這話在理。要真是這樣打,那為難的就是鬼子了。”

李雲龍說的沒錯。

按王學新這樣的打法,為難的就真是鬼子了。

前方是一片山區,他們找不到敵人想好好打一仗都找不到對手。

道路都是暢通的,卻偏偏不敢深入。

因為一旦深入作戰,後勤補給隨時都會被敵人切斷而陷於苦戰。

但不深入作戰吧,戰果又無法擴大,也就相當於八路軍擋住了他們的進攻。

此時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肅清這片山區步步為營以保護補給線的安全。

於是,鬼子就得一個山頭一個山頭搜索、駐兵、構築防禦工事。

其結果就是原本應進攻的鬼子變成防禦一方,而原本應防禦的八路軍就變成進攻一方。

兩百公裏的防線,鬼子能防得住嗎?

先不說八路軍是打遊擊戰的老手,在山區裏轉來轉去鬼子根本就無法肅清。

就算鬼子能肅清,就算鬼子那十萬人全部堆在八路軍側翼,往這兩百公裏的防線一分……平均兩米一個鬼子。

這樣的兵力,那還不是處處都是漏洞處處都是弱點?

八路軍卻可以在暗處慢慢找破綻,然後瞅準了時機集中兵力就給鬼子來一下。

於是,原本應該是八路軍的問題就轉變成了鬼子的問題。

首長馬上就想明白了王學新這戰術的好處,連連點頭道:“這法子好,利用地形進進退退,就像彈簧一樣跟敵人打拉鋸戰,難怪叫彈性防禦!”

然後首長就將目光轉向了與會的幹部們,問:“同志們對這個打法有什麽意見?”

“首長!”丁偉起身看了一眼王學新,說:“我贊同這種打法,小東北提出的這種打法很新穎,這充分利用了我軍擅長打遊擊戰的長處以及我根據地的地形優勢。但是……這種遊擊戰與正規戰相結合的戰術,在指揮和協同上難度很大,就怕打成一場亂仗!”

丁偉這話說的是。

以往全軍打遊擊不存在這個問題,各部隊彼此不需要協同,怎麽方便怎麽來。

但現在卻是正規戰與遊擊戰結合。

前方主力要是與鬼子接上火需要後方遊擊隊攻擊鬼子補給線,怎麽把命令傳過去?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首長說:“我們可以沿途設置聯絡點嘛,白天用消息樹,晚上用手電筒,一站一站的往下傳,也可以用信鴿!”

消息樹是抗戰時期百姓的一種預警方式,哨兵在山坡上守著一棵枯樹,一旦發現鬼子來了就把樹放倒,於是村民就知道鬼子來了。

這方式不久也成了八路軍傳遞情報的方式,並且還擴展其功能,比如掛著根白布代表什麽意思,傾斜又代表什麽意思。

因為這些傳遞信息的方式十分原始,鬼子反而不易發覺,其缺點就是不夠及時而且很容易誤傳。

參謀長補充道:“只不過,為了能夠及時傳遞消息,每個聯絡點都必須有通訊員守著,這些通訊員最好事先挖掘好地道藏好!”

首長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一旦聯絡點被鬼子發現,就很有可能造成通訊中斷,所以必須保存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