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張飛似乎有點頭腦?(第3/3頁)

讓西域那麽多小國一起喊爸爸,需要的絕對是明明白白的針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滅國級別的武力。

現在,第三帝國還沒有證明自己具備那個級別的武力,對於這一事實,具備大將能力的張飛是一清二楚的。

張飛意識到,如果焉耆國沒有什麽想法,這兩千人或許是可以辦成事情的,但如果焉耆國打定主意要和漢帝國為敵,還要做那個猴霸王,兩千漢軍估計很難發揮用處。

但是行軍征戰所需要的並不僅僅是超越級別的武力,妥善使用計謀和外交也是很有意義的。

這些年裏,張飛不單單是在訓練士兵,也有盡他所能了解一些西域各國的歷史和現狀,雖然了解的不多,但是西域各國在大國大勢力夾縫之中的求生存狀態,張飛是了解的。

思慮片刻,張飛有了想法。

“我有一個想法,你們先不要去焉耆國,先去墨山國、危須國和尉犁國,讓這三國先向大漢臣服,焉耆國好戰、暴虐寡恩,我認為三國懾於焉耆國的威勢,這才被迫跟隨焉耆國,而並非發自內心想要跟隨焉耆國。

假使有大漢重歸西域,這三國一定不會心甘情願繼續跟隨焉耆國,一定會有更多的想法,所以你們可借此機會,先斬斷焉耆國的臂膀,之後,如果焉耆國知道利害關系,主動臣服,不與大漢作對,那自然最好。

如果焉耆國不識好歹,執意要和大漢作對,你們有兩千騎兵,再加上三國軍隊,應該能和焉耆國對抗一陣子,而這期間,我會派人快馬加鞭去雒陽,向陛下匯報此事,爭取拿到便宜行事之權,向西域增兵,爭取一戰滅之!”

看著張飛短時間內勾畫出了這一聽上去很有可行性的行動計劃,董卓心中嘖嘖稱奇,感覺這個看上去五大三粗的莽漢好像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只會用武力的家夥,似乎,也有點頭腦?

更讓他覺得有些意外的是校尉趙琦。

對於張飛的計劃,趙琦提出了一些看法。

“您的建議雖然很好,但是屬下以為,有一點不得不防。”

“哪裏?”

“墨山國、危須國和尉犁國,雖然很有可能是懾於焉耆國的武力而被迫跟隨,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大漢使者前往,就能讓他們立刻拋棄焉耆國,選擇跟隨大漢。”

趙琦緩緩道:“大漢的兵馬遠在千裏之外,而焉耆國的兵馬近在眼前,雖然大漢勢大,焉耆國絕對不是對手,但是近在眼前的生命威脅,又有幾個人可以無視呢?焉耆國消滅不了大漢,但是威脅三國,還是能做到的。

我認為,想要說服三國拋棄焉耆國而跟隨大漢,至少要讓三國相信大漢有保護他們不受焉耆國所害的實力,而這一點,恰恰是眼下我們所不具備的,因此,以穩妥計,或許吾等應該等到大軍自敦煌出發之後,再行前往三國進行遊說。”

趙琦說完,張飛陷入了沉思,而董卓則有些訝異的看著趙琦。

這是一個校尉能說出來的話?

這是一個校尉能擁有的見識?

而且將軍說出來的計策,一個下屬校尉居然可以提出反對意見,駁斥將軍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