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不就是皇帝沒了嗎?小事!(第2/3頁)

什麽問題一旦全面爆發成為軍事問題,本身也就不再是難題了,軍事問題軍事解決,只要把提出問題的人殺光,問題自然就消失了。

可是劉虞的表奏帶來的卻不是簡單的軍事可以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牽扯到了整個劉秀家族掌控皇權時代所以留下來的高級爵位體系,牽扯到整個繁衍至今的劉秀家族的存續問題,不可謂不重大。

西漢以來,尤其是劉秀改制王爵規矩以來,整個現存的王爵體系和一些近支侯爵體系都是劉秀家族繼承皇位的候選人,這一點是天下人都明白的事情。

一旦大宗無人,那就從小宗挑人繼承大宗,簡單易懂,過去一百多年來,大家都是這樣操作的。

可現在,這樣一群人卻因為劉備的登位而在事實上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可能性,也就因此在事實上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甚至於他們的存在都不再是皇室的拱衛,起不到為皇室兜底的效果,反而成為了皇室的威脅。

這種事情不出現還好,一旦出現,就等於是從上到下對整個大漢第三帝國的架構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還是那句話,如果劉秀的某些後代復辟了第二帝國,推翻了第三帝國,那麽結果會是怎麽樣的?

所以,不單單是為了皇室,哪怕是為了這些跟隨劉備的官員們,這個事情都必須要解決掉。

滿朝震動之下,很多人也都在私底下討論這件事情,對這件事情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不過因為很多人在此之前已經開始考慮到劉備會對宗室體系做一些調整,所以真的出現這個事情的時候,大家震驚歸震驚,倒也不至於無法接受。

主要這個事情還真不是劉備主動找茬,硬是要說主動找茬兒,那也是劉備針對全天下人一起找茬兒,並不單單針對這些舊宗王,結果他們還真就為了稅收的事情站出來和反叛者聯合,動兵造反了。

那他們被殺、被懷疑就真的沒辦法了,怎麽洗都洗不白。

關鍵在於這件事情之後,在劉備主持召開的高級官員的會議上,劉備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盤托出。

他說自己因為從劉協那裏接過皇位,本身對劉協和先帝有些愧疚,所以並未打算對現有的宗族體系做什麽大規模的變動。

也因此,他沒有給自己出身的家族封什麽爵位,也暫時沒有給自己的孩子封什麽爵位,原因就是因為這種愧疚之心,想另外搞一些政策上的調整來解決這個事情。

原本,針對宗室們的度田令所想的也不是找他們麻煩,而是要從他們手上收一部分稅收,自己再拿一筆錢出來,湊一湊,搞一個專項基金,專門給那些窮的吃不上飯的漢室宗親遠支發點補貼,讓他們吃的上飯,不至於餓死。

所以劉備純粹是想做點好事,想讓天下漢室宗親群體感受到他這個大宗宗主的些許溫暖,也讓天下人不要覺得漢室冷漠無情,連自己的族人都能眼睜睜看著餓死。

事情本身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用富裕的漢室族人的錢去補貼窮困潦倒的漢室宗親群體。

可誰知道,這一波度田令推下去,某些人直接造反了。

只能說他們不僅對劉備沒有絲毫信任、感念,還充滿了敵視、抗拒和陰謀之心,對大漢現如今的局面非常不滿,甚至還想要串聯所有宗王,一起起兵對抗朝廷,搞一個第三帝國版的“七國之亂”。

這個事情,讓劉備傷透了心。

“可謂是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我不想對他們使用什麽強制手段,只是收他們的稅收,他們卻直接動兵造反,讓我的一腔好意付諸東流,還牽引出了那麽大的災禍隱患,倒也算是對得起他們的小人之心了。”

劉備感慨道:“果然啊,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對於這樣的事情,他們永遠想不到好一點點的地方,永遠只為了自己想,由此可見,我們之前的教化到底是多麽失敗。”

眾臣不敢言語,也不知道該怎麽言語,這個事情說穿了,和他們也有切身的利益關系,劉備的繼承問題要是不能搞好,他們自己或許不擔心,但是他們的後人就有問題了。

所以,劉備如果願意出手把這個隱患給解決掉,對於他們來說,如何不算是一件好事呢?

於是在整個會議過程中,並沒有人對劉備提出的針對這一事件的處置結果做出什麽反對意見。

於是會議得出了幾個重要的結論。

第一,將現有宗王全部革除王爵,然後展開針對性調查,看看是否和劉赦、劉忠反賊集團有染,如果有,則嚴肅問罪,如果沒有,則進一步調查其有無違法朝廷律法的行為。

如果有,則根據律法治罪,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如果沒有違法亂紀之舉,則降爵為縣侯,分封地點改為荊州、揚州和交州等邊遠地區的縣,不得在中原核心地區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