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度田法令》正式頒布(第2/3頁)

而這件事情之後,前任族長居然一次責怪我,說我沒有更加堅決要求他,以至於他無法下定決心,居然將錯誤推到我的身上!我難道對潁川荀氏還不夠在意嗎?若他當時聽從我的勸告,潁川荀氏何至有今日?

盡管如此,我也沒有完全不在意潁川荀氏,之前,我還出面請求陛下給荀氏最後一個機會,讓荀氏支持陛下的度田,不要負隅頑抗,以此獲得陛下的諒解,若然如此,潁川荀氏還有未來。

可就算是那麽簡單的一件事情,你們都拖拖拉拉無法決斷,你也是,文若也是,你們全都在糾結,全都在幻想,根本不知道局勢已經到了什麽地步!如果繼續和你們在一起,我也要被你們害死!

所以,我就選擇了更加明智的族人和我一起,離開潁川,另立宗門,保全荀氏傳承,不要讓荀氏被你們這群蟲豸給毀掉,這是我對祖先、對荀氏的最後報答。”

荀攸和荀肅之間已經沒有任何話可以說了,他們徹底撕破了臉皮,再也沒有一絲一毫的緩和余地。

荀肅也絕望的意識到了這一切的無可逆轉,劇烈的憤怒之下,他差點把自己給氣暈過去。

真的,荀肅很想對荀攸執行家法,發起懲戒,可事到臨頭他卻發現,他根本做不到。

他沒有任何權力可以做到這一切,他無法對荀攸做任何事情。

荀攸是位高權重的樞密使,背後站著皇帝劉備和他的三十萬軍隊。

而他荀肅,什麽都不是。

荀肅無比頹喪的離開了雒陽,然後派人快馬加鞭把消息帶給遠在青州的荀彧,希望荀彧可以做到些什麽。

他認為荀彧好歹是個二千石的州刺史,執掌一州的封疆大吏,應該是有足夠的權力和人脈關系可以稍微運作一下,給荀攸一點好看的。

沒有權力,他什麽都做不到,他人生第一次感受到權力居然是那麽重要的東西。

可是,這一切都太晚了。

貞觀元年的政務大會在最後階段出了那麽一場鬧劇,雒陽人議論紛紛。

隨後不久,四月十六日,河南荀氏正式開宗立足於河南郡的那一日,皇帝劉備親臨河南荀氏大宅,向河南荀氏族長荀攸以及他的族人們獻上祝福和慶賀之禮。

荀攸大喜過望,領全族向劉備致謝,表示河南荀氏將永遠向劉備效忠,絕無二心。

這件事情就此畫上了句號,再也沒有任何波瀾可以被掀起,而潁川荀氏經過這一此分家風波之後,內部出現了進一步的劇烈分歧。

有人認為荀攸是叛族之人,包括那跟著他跑的十幾個內外家系,那都是荀氏的叛徒,應該予以最嚴重的最兇殘的懲戒,不僅要除名,還要派人暗殺他們,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彰顯潁川荀氏的能量。

也有人主張荀攸所為或許是家族開支散葉的一種方式,他到底還是荀氏族人,並未否認自己的傳承。

更多的人認為荀攸是在趨利避害,由此對接下來的皇帝可能掀起的度田高峰感到憂慮,很擔心在接下來的這一波度田高峰之中,他們不僅保不住財產,還保不住性命。

巨大的擔憂之下,一部分荀氏族人的心理防線被擊穿,感到驚恐,於是他們繞過荀肅,私下裏派人去河南郡找荀攸商量此事,希望可以離開潁川荀氏,轉入河南荀氏,希望荀攸可以收留他們。

荀攸開出了條件。

舍棄潁川的全部私人土地和奴仆,或贈送或出售,只帶細軟和本家人前來河南郡。

家族會提供一部分土地,他們再自己出錢買一部分土地,以此安家立業。

而在一家一戶中,一名男丁只能擁有二百畝土地,一名女丁只能擁有一百畝土地,不能更多。

且往後河南荀氏一家一戶最多三名奴仆,農業上也不能使用更多的奴仆,需要盡可能的自食其力,走耕讀傳家的路線,從閥閱家族轉型向卷王家族,全心全意走耕讀路線,拋棄其他的一切營生。

尤其不要觸碰商業。

平心而論,這樣的條件對於一般普通人來說是無法回避的致命誘惑。

但是對於生活優渥、錦衣玉食的荀氏族人來說,想要重走耕讀傳家的路子,還不能前呼後擁有大量仆人伺候,確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錦衣玉食的身份一去不復返,以後的生活究竟會如何也不好說,懷著種種復雜的情緒,那些意志動搖的荀氏族人們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商談,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辯論。

最後,在四月底,又有七個族內家庭做出了決斷,決定遵守荀攸的條件,舍棄一些重要的東西,換取未來,請求轉族。

荀攸把此事告訴了劉備,劉備批準了,又批給河南荀氏二千畝土地,讓他們自己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