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政務大會(第2/3頁)

只有能扛住這些考驗並且成功達成目標的人,才算是能跟上他的腳步、帶領第三帝國一步一步發展生產力的優秀官員。

帝國需要發展,就不能容忍太多的蟲豸趴在帝國身上吸血,他必須要把這些蟲豸清理掉。

從貞觀元年的三月初二開始,一直到三月底,劉備基本上和十四州、一百零八郡國的官員們把該聊的問題都給聊得差不多了,主官們也基本上都見過了劉備,知道劉備長什麽模樣,執政風格如何。

而劉備也把他們都看了個臉熟,基本上記住了這些人的名字,了解了他們的執政風格,對他們的知識文化水平也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裏,劉備直接罷免了一名州刺史和一名郡太守、一名國相,除了朱符那個家夥之外,其余兩人之所以被罷免,是因為他們沒能答出劉備要詢問的問題。

身為一郡長官,連本郡的基礎狀況都不能滾瓜爛熟、了如指掌,還憑什麽執政一地?

甚至有些人明顯是在背資料,背得還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只要大體上的數字是對的,劉備都勉強能容忍,給個機會。

可這兩個人那是牛頭不對馬嘴,連最基礎的一些東西都背不出來,問他們各自轄區內的上田中田下田是多少,問他們水田和旱田的分布,問他們農耕牲畜的數量,他們是一問三不知。

這就讓劉備很懷疑他們是怎麽做上這個兩千石職位的。

怎麽在他如此高頻率的反復犁地的情況之下,還能有這種漏網之魚存在?

只能說這個天下還有很多肮臟的東西是劉備沒有清理幹凈的。

三月底,政務會議大體結束了之後,劉備又找來了陸康、橋瑁和張邈三人,和他們談了一下接下來要推動的度田令的事情。

其他州長官都是他劉某人的親信出身,跟隨他的步伐是政治正確,不跟隨就是政治上的錯誤,拿下他們絕對沒得說,但是這三人在此前和他多是一種政治聯盟的關系。

所以該說的還是要說明白。

“度田令即將推動,恐怕會在地方上造成一些震動,陸使君應該不會有什麽糾結的地方,兗州的度田令推動我不擔憂,但是豫州和冀州,我還是有些擔憂的。”

劉備看了看富態的張邈,又看了看面色尷尬的橋瑁。

“如果有難處,盡管說出來,我能幫你們解決的,就解決掉,江北度田勢在必行,如果連我們最上層都不能統一行動,一定會出亂子,到時候免不得軍隊大開殺戒,這個事情我不太想看到。”

看著劉備一副悲天憫人的姿態,張邈和橋瑁心頭一沉,感覺都不太妙。

不過橋瑁還是很快地做出了決斷。

“橋氏的確有很多的土地財產,但是陛下的要求,橋氏一定遵循,如有人敢不遵循,臣第一個不會放過他們!”

張邈遲疑片刻,嘆了口氣,點了點頭。

“陛下的擔憂臣是了解的,但是臣並非不明事理的人,如果陛下有所擔憂,那就是臣的失職,張氏跟隨陛下很多年了,未來也想繼續跟隨陛下。”

“嗯,那就最好不過了。”

張邈和橋瑁的表態讓劉備比較滿意。

而陸康顯然不滿足於這樣的情況。

“陛下,雖然吳郡地處江南,但是如果陛下有想法的話,臣願意為陛下一試,按照度田令的要求,江南之地是可以稍稍增加土地田畝數量的,所以臣以為,在江南推動度田令,或許反而沒有那麽難。”

劉備知道陸康想要狠狠的表現自己,實現對中原士人、劉備舊部的彎道超車,帶領陸氏家族更進一步。

雖然他不反感這種進取之心,但是具體的規劃他已經有了,既然有了,就不會貿然更改。

他笑了笑。

“陸使君的意思,我是明白的,不過這件事情欲速則不達,屆時整個河北、中原和關中還不知道要出多少亂子,江南就先放一放吧,也能稍微給某些人一點希望,不至於讓他們絕望。

而且江南比起度田,可能更需要的是荒地多開發,如果有人願意去江南開荒,我又怎麽會拒絕呢?陸使君,少安毋躁,在這件事情上,來日方長啊。”

劉備的笑容有點意味深長的意思,陸康品了品這裏頭的意思,理智的閉上了嘴巴,再也沒說相關的事情。

陸氏家族的進步需要時間,簡單的想要實現彎道超車,估計其他跟隨劉備已久的勢力都不會高興,路是不能太出挑,以免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至於江南的事情……

陸康決定推動陸氏家族成為江南第一個主動向朝廷申請要求實現度田令規定的家族。

反正根據度田令的規定,吳郡也算是邊遠州的一份子,稅收方面有所優惠,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若要推動,不會像中原膏腴之地那樣面臨太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