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漢第三帝國即將誕生(第2/3頁)

而且,居然已經說服了太皇太後給他背書,還說服了劉虞給予他支持。

太皇太後將以天子年幼不堪天下重任為理由,罷黜天子,改立劉備為新任天子,將漢室皇統從劉宏這一支轉移到劉備這一支,以涿郡涿縣劉氏為最新的大漢皇室正統。

這說起來不容易,但是落到劉備手上,好像也不是什麽太過於困難的事情。

到底是漢室宗親內部的改動,將皇權從一個分支轉移到另外一個分支,大漢還是大漢,皇帝還是高祖後裔,或者說,是景帝後裔,還是姓劉,還是那麽一群人。

不過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麽多年以來那麽多的變化,就像是一個王朝的再一次的中興。

光武中興可能更加慘烈一點,但是真要細究,從光和六年開始一直到如今,這十多年的時間裏,混亂和戰爭好像一點也不少,死掉的人似乎也並不是很少,社會上層死掉的人似乎更多一些也不一定。

也就是因為劉備的出現而使得一個即將分崩離析的政權硬生生地重新粘合在了一起,但是真要說戰爭、混亂和沖突,真的還挺多的。

光武帝那時候天下是光明正大的分崩離析了,然後被他重新整合,恢復了舊態。

而如今,這天下倒不是說分崩離析了,更像是在分崩離析的邊緣被劉備拉了回來,然後劉備以超乎想象的強大能力在他控制範圍之內,對漢帝國做了一些光武帝時期的人們需要天下大亂才能做到的事情。

老實說,就那麽多年的觀察,鄭玄甚至感覺劉備的能力要比光武帝更強一些,或者說境遇要更好一些。

光武帝稱帝早,起兵三年就稱帝了,正兒八經一統天下確立天子尊嚴,還要更晚一些,期間也是經歷了很多次的階段性戰爭和背叛。

劉備起於微末,靠著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走到最高,在天下沒有分崩離析的前提下,硬生生用超強的軍事能力給大漢吊住一口氣,然後進行各種出乎意料的操作。

死的人真不少,該死的一個也沒活下來,多少肉食者死在他的手上,被他殺豬宰羊一般清理幹凈,但是這一切都是在一個大一統的前提之下,而不是亂世混戰。

他所做的這一切有章法,有條理,更有秩序,以他超強的軍事力量維持著一個看似脆弱實則相當強悍的秩序,並且利用這個秩序,完成了事實上的改朝換代。

與其說劉備是被迫做皇帝,倒不如說是時候到了,改朝換代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劉秀開創的大漢第二帝國已經在事實上死去了,劉備自己開創的大漢第三帝國即將誕生。

於是鄭玄明白了。

老劉家真的是代代出人才,每一次要到滅亡崩潰的關口,就有一個天降猛男出現了。

劉備的能力還在劉秀之上,對局勢的把控更加優秀,能和他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親眼看到他所做的一切,鄭玄覺得自己真的好幸運,好幸運。

當然,不是他的敵人,才是最幸運的事情。

可話又說回來,老劉家這代代天降猛男的事情實在是有點超乎尋常的奇特。

劉備自己口口聲聲說什麽敬鬼神而遠之,但是鄭玄卻感覺老劉家搞不好真有什麽奇特的力量在幫助,否則,怎麽至於每到關鍵時刻就出現這種千年難得一遇的天降猛男?

在王朝即將崩潰的關口出現一個宗親,力挽狂瀾,硬生生把將要崩潰的王朝又給扶了起來,繼續統治,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

如果說一次是巧合,那麽現在又來了一次,依然是巧合嗎?

如果以後還會出現同樣的事情,難道還是巧合?

老劉家莫不真的是有天命?

劉邦的基因真就那麽強嗎?

一時間,鄭玄這個不怎麽喜歡談論鬼神之說的人都開始產生了動搖。

當然,不僅僅是鄭玄,和鄭玄差不多感覺的,還有盧植。

雖然嘴上說情感復雜,對於弟子要做皇帝的事情一時半會兒想不開,但是回到家裏細細想想,盧植還真就沒什麽抵觸了。

一來弟子是漢室宗親,正兒八經高祖後裔,真要做皇帝,也不是完全沒資格、沒道理,反正現任天子的家族也是旁支,屬於小宗入大宗,關系近一點,也不能改變小宗入大宗的事實。

而且這樣的事情在漢帝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反正皇帝還是姓劉,大漢還是大漢,又有什麽不可以呢?

而且真要說起來,這大漢能有如今的局面,全靠劉備,要是沒有劉備,盧植覺得漢室天下應該已經要崩盤了,是劉備突然殺出來,蕩平天下野心家,硬生生挽回了局勢。

七八年前的大漢,那可真是一幅末世之景色,天下哪裏哪裏都有叛逆,甚至並州的叛逆都把朝廷官軍打敗了,一度兵臨黃河,震動天下,當時拋棄雒陽南逃的人可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