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2/2頁)

當然,他們自己是否思念家鄉,倒也未必。

劉備詢問過呂布,問他是否思念五原郡的家鄉,是不是想回去看看。

呂布則給了他一個比較模棱兩可的回答。

如果能回去,他肯定是願意回去看看的,畢竟他從小長大在那邊。

但是如果回不去,也沒什麽大不了,反正家鄉留給他的記憶就是不斷的廝殺,廝殺,還是廝殺,殺來殺去,眼睛都殺紅了,故人都殺沒了,現在回去,除了傷感,還是傷感。

這樣的記憶使得呂布對家鄉的印象並不好。

再加上來到雒陽之後,他見識到了人應該過的生活,體會到了不用刀口舔血也能安穩度日的生活方式,這就讓他更不想回到過去了。

劉備對此不置可否。

但是他還是一樣的態度。

涼州人可以過上和雒陽的人一樣的生活,那麽並州人也可以,幽州人也可以,沒有誰說一定要讓生活在邊境的人為生活在內地的人付出什麽,這是不公平的。

劉玄德要不來全面的公平,但是力所能及之處,他絕不推辭。

大軍出發之前,劉備便下令在並州大地廣泛散播朝廷的出兵討伐宣言。

他宣示,此次出征意在驅逐蠻夷、恢復漢土,把並州的將於完全恢復,把先人開拓的疆域全部收回,凡願意為朝廷大軍出力者,都可以得到賞賜,凡與鮮卑、烏桓等同流合汙者,朝廷必然嚴懲不怠。

鮮卑、烏桓等眾不欲與朝廷為敵者,應當盡數遠離,離開並州返回故土,若依舊強占土地不願歸還,朝廷大軍抵達之際,必將嚴格征討,絕不姑息。

這則布告在懂得歷史的人看來,是值得他們熱淚盈眶的事情,因為這就證明國家終於出現了一位強者,願意光復先人的榮耀,光復大漢的榮耀,讓大漢再次偉大。

比如雒陽城內的士人們,尤其是太學內的學生們,都對這一次的軍事行動持高度贊揚態度。

為了爭取到輿論的全面支持,扭轉漢帝國關於內鬥的輿論傾向,劉備還親自抵達了太學進行了好幾次演說,在輿論戰場上亂殺——雒陽城內,把持住了太學,就把持住了輿論戰場的制高點。

“先人留給我們的疆域,一寸都不能失去,先人留給我們的榮耀,決不能使之蒙塵!否則,吾輩有何面目於百年之後面見列祖列宗?”

“蠶食大漢疆土的人,都是我們的敵人,霸占土地不歸還的人,都是豺狼虎豹!面對這些豺狼虎豹,只有鋼刀才是他們能聽懂的語言!”

“大漢的榮耀已經失去了很久了,先人開創的輝煌武功,難道就要在吾輩手裏丟失嗎?難道吾輩能夠眼睜睜看著國家疆土丟失而無動於衷嗎?”

“並州是並州人的並州,是大漢的並州,更是每一個大漢子民的並州!倘若並州疆土丟失一寸,那就是整個大漢國的恥辱,是我,更是在場所有人的恥辱,這種恥辱,是全體大漢子民都不該去忍受的!”

“先人面對淩辱,選擇奮起反抗,鐵騎十萬橫掃漠北,遂有如今之煌煌大漢,而如今,大漢傳承到了吾輩手中,吾輩難道不應該繼承先人志向,仗劍向北嗎?”

“一味內鬥,只會讓大漢日漸虛弱、沉淪,唯有向外進取,把我們缺少的、沒有的,全都奪過來,那麽所有人都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向北!向南!向西!向東!以吾輩手中劍與滿腔熱血,一路前進,絕不回頭!男兒到死心如鐵!大漢!沒有邊界!”

劉備揮舞著雙手,抑揚頓挫的語調在太學內發表激情的演說,把年輕的士子們刺激的熱血沸騰嗷嗷直叫,甚至於當場就有那麽一批太學士子要報名參軍。

他們表示只是讀書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報國之心了,一定要用更加直接的物理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報國之心,否則沸騰的熱血就要把他們燃燒殆盡了。

對於這種情況,新任太學祭酒鄭玄則是苦笑連連,笑著詢問劉備是不是要把募兵處直接放到太學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