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豫州之亂的終結(第2/3頁)

一個帝國的財政問題往往能決定這個帝國的國勢,財政寬裕,則帝國國勢上揚,財政緊縮,則帝國國威不振,而財政問題又主要取決於帝國的稅收能力。

東漢帝國的稅收要是沒問題,皇帝也沒必要通過宦官的渠道去撈錢了。

而就算宦官撈得再多,真正的大頭,也都在這些地方豪族的儲藏窖裏躺著,宦官很難撈的走。

不對這些真正有錢的家夥出手,帝國財政問題就無法改善,倒黴的也始終都是普通庶民。

看來未來整頓帝國的稅務和財政問題,也是個很大的工程啊。

劉備為此感嘆。

從汝南郡收繳的這部分財富其中的一部分被劉備用來犒賞軍隊,但是這幫家夥的有錢程度顯然不是一次犒賞就能形容的,他們真正的財富在土地等不動產上,現金流財物之類的只是小頭。

就算是這麽一些小頭,也足以犒賞軍隊五六次了。

將這些人全都處決掉之後,整個汝南郡也算是被翻過來清洗了一遍,肮臟汙穢什麽的都被清理一空,連帶著地方官員都被清洗了大半,凡是沒有及時投降或者明確作出反對袁氏行動的官員、吏員,全被清洗了。

突出一個幹脆徹底。

不僅是這些官方的豪強、士族的存在被清洗一空,連地方上一些存在已久的土匪強人都被劉備摟草打兔子,一口氣連帶著消滅掉了,渣渣都沒剩下。

用軍事力量借著造反的名義搞大清洗,實在是太暢快了。

一波大清洗之後,等於說汝南郡在九月份之後就是幹幹凈凈的存在,非常漂亮,於是劉備打算將汝南郡打造為他在關東中原地區的一個重要橋頭堡。

他要讓汝南郡這個往日的造反大本營成為自己的自留地,要在這裏推行涼州新政,積攢在中原地區推行新政的寶貴經驗。

於是他在汝南郡寫下表奏,決定推薦還在涼州辦事的荀彧出任汝南郡守,又推薦原屬於大將軍府的高順出任汝南郡丞,分掌行政權和兵權。

對荀彧,他還沒有達到荀攸那般的信任,在他看來,荀彧是個四平八穩的存在,能期待他辦理好公務,但是想要讓他真正成為心腹,還是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的。

所以在劉備心裏,給荀彧的定位就是辦事的幹吏,還沒打算讓他進入決策圈子,而荀攸才是能進入決策圈子的存在。

在汝南郡,劉備給荀彧布置的任務是快速恢復農業生產,在汝南郡建設集體農莊,按照涼州的方式改造汝南郡的政治生態,並且用最快的速度增加汝南郡的糧食儲備。

給高順的任務就是在高順在汝南郡征召兵員,按照涼州軍的練兵方式訓練新兵,爭取在汝南郡練出三個營的新兵,以備不時之需。

荀彧自然不用多說,高順的軍事文化素質也得到了劉備的認可,決定破格提拔,給他這個機會。

高順感到非常激動,向劉備謝恩,表示他絕不會辜負劉備的期待。

而後對於整個汝南郡的地方安排,劉備也給荀彧做了一番布置,基本上全部采用涼州州學的學員和成長起來的優秀吏員擔任汝南郡的各基層職位。

對此,劉備是有野心的。

一百多年以來,伴隨著二元君主制的逐漸成形,郡守、縣令以下的重要職位都是遵照慣例,讓本地人擔任,以籠絡本地豪強,方便地方治理。

但是劉備很不喜歡這套從上到下的二元君主的規則,所以決定做出改變。

正大光明來搞肯定不行,但是因為汝南郡的特殊情況,導致具有勢力的地方豪族不是跟隨袁術,就是被劉備認為跟隨袁術,在戰後的大清洗中被不由分說的清洗掉了。

汝南郡當今的政治生態已經不一樣了,原先以袁氏為核心的地方政治關系網絡被劉備借助造反的事實徹底撕碎,光明正大,而全新的政治網絡尚未形成,也沒有多少依舊強有力的地方家族。

抓住這個機會,劉備要徹底改造掉汝南郡,給未來的全面改造打個樣,積累一些經驗。

與此同時,豫州亂局平定之後,劉備做了一番綜合考量之後,將最早投靠自己、關系最親密的張邈推舉為豫州刺史,使他成為豫州的長官,以感謝他的幫助。

如此安排也是一種對外界的政治宣言,告訴地方的軍政長官們自己是懂懷柔講規矩的,是不會亂來的,只要他們願意聽從雒陽朝廷的號令,好處肯定是不少的。

要是誰還跟隨袁氏逆賊鬧事,結果可就完全不同了!

另外陳國、沛國兩個封國的宗王和國相都已經殉難,表奏朝廷之後,朝廷選擇兩個宗王的後人繼任宗王,然後在國相的任命問題上,劉備將此前幫助過自己的徐鉉、陳祁推薦為陳國相和沛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