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朝堂上再無反對之聲

此之後,在張讓的安排下,京城內的東園密探們再次活躍起來,遊走於雒陽城內外的大街小巷之中,為劉備刺探他所需要的一切情報。

如果有人和袁氏暗通款曲,就絕對是在找死,絕對是在給未來的新秩序騰位置。

雒陽城很小,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有人願意騰位置出來,劉備當然高興。

而劉備也在明面上針對袁術發出的討逆檄文做出了一些正面回應。

在中平六年六月初一的朝會上,劉備作為當朝大將軍、首席輔政官員,面對一些朝廷官員們的疑惑與擔憂,站在台階上天子身側,做出了自己的承諾。

“袁氏與何氏是明目張膽的叛逆,不尊君命,私招外兵,陰謀傷害天子、擁立皇子辯,鐵證如山,無可狡辯,這是大家都一清二楚的事情,朝廷占有大義,諸位為何驚慌?

況且袁術不過是逆賊的余孽,不甘失敗,擔憂朝廷追責,於是決定造反,一錯到底,執迷不悟,死不悔改,對於這樣的惡賊,朝廷絕不會放任不管,我也不會任由他逍遙法外,一定擒拿之,斬殺之,以此獠頭顱獻給陛下。”

劉備轉過身,面朝一臉懵懂的小天子劉協行禮。

劉協雖然還不太清楚這些官員們在商量什麽,但是劉備這個大將軍向他行禮,他還是要接受並且回禮的。

這是坐在他背後聽政的董太皇太後告訴他的。

除了在劉辯的問題上他比較堅持,在其他的問題上,他尚且還是個聽話的孩子。

行禮之後,劉備再次轉過身,背對天子,面對群臣。

“朝廷將面向天下發出詔令,宣告袁氏叛逆的身份,袁氏乃是賊寇,追隨賊寇的,就是叛國之逆賊,天下忠臣義士人人得而誅之,又怎麽能夠追隨逆賊背叛朝廷呢?

當今天子登基,是先帝的遺詔,也是萬民的心願,天子奉天登位,名正言順,哪有那些叛逆之輩置喙的余地?他們越是篡改事實扭曲真相,就越是證明他們的虛弱和恐懼!

所有敢於順應袁氏號令的,都是逆賊,所有的逆賊,朝廷一個也不會放過,必將之誅滅,所有參與人等,一個都逃不掉,事後,必將以連坐之法予以追究,除惡務盡,決不饒恕!”

劉備以大將軍的身份下達的命令就等同於是天子的詔令了,因為小天子劉協是不會反對的,而他背後的董太皇太後也不會反對。

共同輔政的董重、蹇碩、張讓,他們也不會反對。

天子台階之下,太尉盧植閉目養神,一言不發。

剛剛返回雒陽出任太常之位的黃琬倒是有些想說的話。

他在得到朝廷的征調命令之後,並沒有多少猶豫就決定放棄豫州牧的身份和權力,返回雒陽。

當時有一些部下勸黃琬不要那麽幹脆的放棄權力,勸他靜觀時局變化,觀望一會兒,如果局勢真的傾向雒陽,再回去也不遲。

現在他手握軍隊,正是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候,為什麽要放棄軍隊,拱手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其他人呢?劉玄德兇狠如豺狼虎豹,跟他謀事,跟與虎謀皮有什麽兩樣?

三思啊!

但是黃琬卻沒有類似的感覺,因為不久之前,他和楊彪通信了。

楊彪把劉備對他的不算承諾的承諾告訴了黃琬,並且勸說黃琬盡可能不要和劉備為敵,他已經確定劉備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現在不對抗,將來的生存率會大大提升。

未來,等喪期結束之後,他也不會返回朝堂,他會以其他的理由繼續待在弘農老家,深入簡出,躲避風潮,直到一切終結、塵埃落定之後。

未來的兩三年裏,一定會出現很大的政治變動,會有很多人死掉,會有很多人登上高位,而他不想參與進去。

且黃琬如果返回了雒陽,最好也選擇深入簡出,不要參與進去,如此,可保平安。

黃琬對楊彪放棄抵抗的行為與對未來的預測感到非常震驚,感到不解,但是歸根結底,他是因為楊賜的恩遇才跟隨今文學派的。

他本身不是出身閥閱家族,家裏沒有經典傳承,對於這場鬥爭,如果說連有經典傳承的楊氏都不在乎被古文學派吞吃得一幹二凈,他這個遊離於場外的人為什麽還要拼死拼活?

而且說白了,豫州有很多地方受袁氏的影響比較大,他在豫州的處境並不好,他很擔心繼續留在豫州,會成為某些人的手中刀,甚至被害死。

所以返回雒陽說不定也是一招妙棋。

思考了一陣子之後,在預料之中的調令傳來之後,驚訝地看到劉備居然用太常這個九卿之首的職位誘惑自己回去,黃琬沒再說什麽,接下任命,返回了雒陽,出任九卿之首、太常。

對於劉備任命黃琬為太常這件事情,古文學派那邊頗有些反應,但是劉備說,這是為了解除黃琬兵權的重要舉措,用一個太常暫且交換一下,之後有的是機會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