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們要重視人心啊!(第2/2頁)

他們就不會憤怒嗎?

您怎麽就對一群泥腿子網開一面呢?

兩人想了想,覺得這可能和劉備早期的底層生活有關系,可能是他的某種情懷,所以他們也不做什麽爭論,只要劉備高興,都可以。

反正弄來弄去,他們這些和劉備已經綁定利益的人是不會在乎的,這種事情不會損害他們的實際利益,只會讓他們伴隨著劉備的發展,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

好處是長遠的。

劉備很確認自己在做好事,而且這件好事也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做正確的事情,是一定可以有所收獲的。

不單單是預料之中的實力方面的收獲,還有些意外收獲。

推動對涼州官府沒有信任度的農民重新信任涼州官府是一件很艱難也很重要的事情,劉備對這些事情很重視。

所以他麾下的部郡國從事和部郡國從事書佐們總是往返於各郡與冀縣之間,不斷的傳達劉備的命令,監督命令的執行,並且帶回來各郡的最新動向。

這些部郡國從事和從事書佐們就像是劉備的眼睛、耳朵,是劉備推動政策執行的鞭子,也是考核官員們的政績、執行末位淘汰制度的重要參考。

所以各郡各縣沒有敢於懈怠這些從事和書佐們的情況發生。

而劉備對這些人的要求也非常高,對他們也有一套考核方案,和行政官員有所不同。

他們的任務也並不輕松,想要通過考核拿到高等級的評分,他們往往也需要親歷親為,為自己的報告添磚加瓦。

安定郡部郡國從事周謙為了執行劉備派下的任務,認真負責,自己親自參與到給符合條件的農民家庭發福利的工作當中。

當時,他正在一戶住在泥土茅草房裏的農戶家庭搞登記。

一邊登記,一邊看著他們這家徒四壁的生活環境,頗為感慨。

“夫妻二人,子女兩人,這些年養兩個孩子,過得不容易啊,按照規定,我看看……嗯,錢三千,羊三頭!現在就給,還有兩個孩子,多大了?”

老實木訥的農家夫婦只是搖搖頭。

“不記得了?”

農家夫婦點點頭。

周謙撓了撓自己的臉,也不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