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盤活一潭死水(第2/2頁)

劉宏聽了,緩緩點頭。

“有理,然後呢?”

“然後就需要讓涼州發展起來了。”

劉備緩緩道:“從前,臣曾經在一些遠行商人口中聽到他們說一些窮山惡水出刁民之類的話語,心中雖頗為不屑,但是也不得不認可越是窮困的地方,好勇鬥狠的人總是多。

照常理來說,沒有人不願意過安穩的日子,但是當生存環境險惡的時候,人就不得不變得好勇鬥狠來獲取足以生存的食物,也因此越是窮困的地方越難治理,也越容易變爆發民變。

但是往往越窮困的地方就越是沒有官員願意認真治理,朝廷也會因為窮困而不願意給予當地什麽支持,於是越發窮困,越發混亂,越發混亂,就越發窮困,如此陷入惡性循環,一發不可收拾,這就是涼州之亂的根源。”

這下子劉宏還沒說什麽,張讓就不淡定了。

“涼州苦寒,那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多山地,少耕地,土壤貧瘠,那也是從來如此的事情,想讓涼州富裕,整個大漢天下都能富裕了!”

劉備搖頭。

“涼州十郡,戶籍人口僅僅五十余萬人,甚至不及關東一個郡,就算耕地再少,也不至於五十余萬人都養不起,這裏頭不單單是富者土地太多、貧者沒有土地的緣故,更大的原因是官府無能。

涼州地廣人稀,只要願意找,總有土地能安頓人,但是涼州官府庸碌無能,又有不斷的戰亂使得民眾不能堅持耕種土地,大量土地遂荒廢了。

如果能夠穩定局勢,官府再予以一定的補助,勸農勸耕的效果一定會非常好,民眾一定願意回歸土地過安穩的生活,而不是刀口舔血。

多一個農夫,就少一個亂賊,少一個亂賊,則涼州局勢就安穩一分,農夫越來越多,糧食越來越多,涼州也越來越安穩,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再從地勢上來看,涼州聯通西域,是西域諸國乃至西域更西邊的大秦、安息等國往來大漢的重要途徑,如果涼州安穩,沒有戰亂,這條商路就能夠重啟,一旦這條商路重啟,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商人往來。

往來的商旅人數不會少,而他們需要吃飯、休息,需要補充物資,甚至就地行商,他們會帶來稅收,會帶來額外的財富,他們所需要的東西,至少能讓數萬沒有生計的涼州人有一份安身立命的事業。

所謂無恒產者無恒心,如果能想方設法使他們有產業,他們自然就有了恒心,就會追求安穩的生活,就不會願意繼續作亂,而更加願意服從朝廷的治理,如此,涼州的死水就算是盤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