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士人的勝利(第2/2頁)

陳耽毫不猶豫地點頭。

“陛下,人心足以證明此事真偽。”

劉宏又看向了司隸校尉郭鴻。

“郭鴻,是這樣嗎?”

郭鴻看了看陳耽,隨之點頭,雙手奉上自己手中的竹簡。

“陛下,為此二十六人喊冤之平民足有六百余人,皆長途跋涉來到雒陽,聚在司隸校尉府門口發起詣闕上書,此情此景,臣看了,頗為動容,難以拒絕,遂有此舉。”

劉宏也接過了這份竹簡,展開來看了看,又走到劉備身前。

“玄德,這是出自你的手筆?”

“回陛下,是。”

“你丈人也在此二十六人之中吧?”

“回陛下,是。”

“那你應該回避此事才是,為何還要出頭呢?”

“回陛下,正是因為臣身為韓太守之婿,才知道韓太守絕對沒有被彈劾至罷官的過錯,若是因為些許不成文之習俗而坐視能夠穩定地方的官員無辜被罷免,使得地方憂慮、不安,這才是作為陛下的臣子所失職的地方。”

劉備躬身行禮道:“臣和陳司徒、郭校尉、曹議郎一樣,都不願意為了一己私利而坐視天下動蕩不安、國家受損、天子憂心。”

聽完劉備說的話,陳耽和郭鴻暗贊他這番話講得很有水平。

曹操則是莫名的有些感動。

劉宏沉默了一會兒,來回踱步,最後站在了劉備身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嘆了口氣。

“不愧是我漢室宗親啊。”

說著,劉宏搖了搖頭,回到了塌上。

這一回他沒有躺著,而是正襟危坐,頗有幾分天子的肅容了。

“宣張讓和趙忠進殿。”

在外頭等待的十分焦急的張讓和趙忠如蒙大赦,慌慌張張進入了殿中,緊張的看著劉備等四人,接著又看向了正襟危坐的劉宏。

見人到齊了,劉宏緩緩開口。

“卿等所言,朕已知曉,此事事關重大,驟然罷黜二十六名郡守,使得天下動蕩不安,人心不穩,實屬不智之舉,朕細細思量,始終認為此事不可行,所以就算了吧。”

劉宏給出了最終結論,陳耽等人大喜過望,連忙下拜,口稱天子聖明。

張讓和趙忠面露不快之色。

這還是他們自黨錮之禍以來第一次沒能在與士人的正面交鋒中取得勝利,意義非凡,他們當然不願意就此罷休。

“陛下,此等奸佞危害地方,損害天子聖明,正當懲處啊!”

“陛下,這些奸佞只為各自的私欲而辦事,根本不考慮天子聲譽和大漢國的安危,若不予以懲處,長此以往,天下人又會如何看待呢?”

劉宏看著張讓和趙忠,也是同樣面露不快之色。

事情鬧得那麽大,鬧得天下間沸沸揚揚,卻還要繼續下去,非要逼的某些人起兵作亂嗎?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還要繼續下去的話,會發生什麽?你們不該有這樣的想法。”

劉宏很是不愉快的語氣讓張讓一愣,立刻反應了過來。

趙忠卻像是還沒有反應過來一樣還要繼續爭辯,被張讓一把拉住。

“臣等不敢。”

張讓趕快大聲喊道,然後對著趙忠使眼色。

趙忠這才反應過來,趕快低頭,沒有再說什麽。

看到張讓和趙忠沒有繼續爭辯,劉宏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宣布了自己對此事的處置結果。

“太尉張濟、司空許馘處事不公,懷有私心,德行不固,不堪為三公之位,著免去此二人職位,二十六郡守之事,就此作罷,到此為止,這件事情就不要再談了。”

劉宏的最終決定落下,這場政治鬥爭難得的以士人的勝利而告終。

應該是。

陳耽心思大定,感覺此事終於塵埃落定,十分喜悅,至於未來可能面臨的困境,他現在不想多想。

曹操很高興,覺得自己終於為士人辦成了一件事情,今後自己在袁紹的朋友圈中的處境一定會好很多。

郭鴻更是高興,感覺自己下對了注,辦成了事情,順利搭上了袁紹、陳耽這條線,將來必然會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張讓和趙忠感覺非常難受,不僅沒有辦成他們想辦的事情,還順帶著把他們的爪牙張濟和許馘賠上了。

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這兩人用極為怨毒的目光打量著在場的四個覲見者,尤其是那個沖鋒在前的劉備,思量著該用什麽樣的方式狠狠收拾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蛋小子。

可就在此時,劉備忽然開口了。

“陛下,臣以為,此事尚且不能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