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袁紹在心底裏譏笑他的兩個嫡出兄弟(第2/2頁)

就袁氏家業繼承者的身份來說,袁紹對此的渴望遠遠超過袁基和袁術。

袁氏家族內部的主要家族目標,經過多年磋商、轉變之後,在這一時期已經基本上明確了。

就是不斷的養望,不斷的拉攏值得拉攏的對象,以期讓袁氏超越其他閥閱家族,真正成為天下士人共主。

然後,就要重復當年竇武、陳蕃、李膺沒有完成的事業——誅殺宦官!

黨錮之禍之嚴峻,已經讓士人損失慘重難以忍受,繼續讓這群閹豎橫行下去,只會讓局勢變得越發的不可收拾,正規渠道已經無法有效推動的情況之下,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只是當初竇武、陳蕃、李膺等人的謀劃過於粗糙,且忽視了宦官的武力,以至於功敗垂成,引發了更為慘痛的後果。

為此,袁氏要認真吸取當年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所以,袁氏家族的主導者們,包括二代新秀們,也要站出來為家族服務,為家族謀取更高的名望,為家族爭取更多的支持者。

袁基、袁術都在為此而行動,不管他們做得好不好,至少都在這樣做。

袁紹當然也不能落後。

劉備是盧植的弟子,是古文學派名聲大噪的後起之秀,在當前的雒陽廣有名望,有相當的學術水準和相當的文采,很受追捧。

另外據說蔡邕、馬日磾、楊彪、韓說等一票盧植的好友、今古文大家都對劉備很是看好,願意為他吹捧名望。

如此一名人氣寵兒若是不能拉攏到自己的陣營裏,豈不是平白無故為他人作嫁衣嗎?

但凡袁基和袁術出手,自己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不過好就好在劉備出身卑微,袁基和袁術自恃身份高貴,對劉備這樣織席販履出身的卑微之人不太看得上,雖然他是人氣寵兒,卻也沒有及時出手。

而這就是袁紹的機會了。

拉攏劉備這個人氣寵兒,與之交好,就等於與劉備背後的盧植、蔡邕、馬日磾等古文經學名士扯上了關系,也和他們的支持者有了聯系。

古文學派雖然在政治上不得聲張、頗為壓抑,但是在民間輿論上,古文學派可是非常強悍的存在。

古文學派的士人數量很大,擁有這部分人的關系,對袁紹這個先天不足的庶子來說,意義非凡。

兩位兄弟啊。

你們看不上的這個人所具備的政治能量和輿論能量,或許真的遠超你們的想象哦。

袁紹在心底裏譏笑他的兩個嫡出兄弟。

而站在袁紹的身邊,曹操的心裏又是另一番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