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可以吃瓜的尚書台(第2/2頁)

對於皇帝來說,外戚和宦官雖然都是皇權的屏障,但是相對於沒有男人能力的宦官們,還是有男人能力的外戚們更加危險,更有篡權奪位的可能。

所以宦官天然的比外戚值得信任。

由此,劉志和宦官們共享皇權,在任期內還依靠宦官們開啟了第一次黨錮之禍,消滅完外戚之後,又對士人展開打擊,大振皇權。

劉志病死之後,竇氏外戚試圖重振外戚雄風。

他們還聯合士人試圖趁漢靈帝劉宏剛剛登基年紀不大、還沒有明確權力意識且沒有來得及和宦官產生情感聯系的時候一舉鏟除宦官,繼續外戚專政。

結果沒成想宦官棋高一著,預判了他的預判,以宇宙級別的速度獲得了劉宏的好感和信任,再次幹掉了竇氏外戚。

不僅如此,他們還驅使著信任宦官的劉宏開始了第二次也是極為嚴厲的黨錮之禍,把原本十分囂張的士人也給打得屁滾尿流。

宦官集團的政治勢力大為振奮,借由劉宏的平庸無能和信任,進一步強化自身,乃至於到了可以代持皇權、自發詔令並且選擇外戚的程度。

是的,因為尚書台靠近皇宮,事務繁多,消息靈通,所以是個天然的吃瓜好去處,劉備在尚書台混跡幾個月的時間裏,吃到了不少瓜。

比如劉宏寵幸宮女的瓜。

比如變態宦官強迫宮女與之結為夫婦的瓜。

還有皇宮裏一些嬪妃秘密求子的小道消息之類的。

而他吃到的本年度最大的瓜,就是皇帝劉宏的何氏外戚和宦官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何皇後本南陽郡普通豪強家之女,之所以能夠進宮並且被皇帝劉宏看中,據說全靠宦官們的推動和支持,所以說何氏外戚能夠登台,與宦官的支持是離不開的。

甚至可以說這一任外戚的政治底色就是宦官勢力的延伸。

可以充當政治盟友的外戚被宦官收編這件事情對士人們不是好消息,這意味著宦官、外戚和皇權再一次實現了三位一體高度統一,能夠借著大義名分暴捶士人了。

士人在外朝勢單力孤,沒有幫手,很容易被接近完全體的至高皇權揍的找不到北。

所以士人們普遍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感,整個尚書台內部頗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而在這個時候,劉備最關注的根本就不是何氏外戚。

他在尚書台的觀政期將於明年正式結束,根據內幕消息,劉備已經被內定為尚書台官員,具體官職是在盧植主掌的民曹中擔任令史。

主要的職責是抄謄文書。

這種職位沒什麽太大的意義,也沒什麽實際上的門檻,只要識文斷字就能做。

但是這一職位的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此,而在於可以留在尚書台,留在帝國中央的權力樞紐,在這裏感受權力的運行法則,積攢執掌權力的經驗,並且擴充以後能用得著的人脈關系。

盧植在提攜弟子這方面是不遺余力的。

當初劉備在雒陽跟著他學習的時候,盧植尚且沒有讓劉備認識太多人,因為感覺劉備的學識還不夠,關門教育劉備,對劉備進行了非常嚴格的精英式的教育。

之後劉備返回涿縣,盧植也沒有讓劉備空下來,師徒兩人書信往來,盧植書信傳教,並讓家族長輩監督,讓劉備繼續專心學業,不可荒廢。

於是劉備的學業大有所成。

這一回,劉備是來正兒八經的做官的,也是正兒八經要準備和盧植一起師徒同心的,不管從什麽方面考慮,盧植都要把劉備拉入自己的人際往來圈子裏。

所以這段時間盧植只要一有空,就會帶著劉備去參加士人們的聚會,介紹一些很有名望的士人朋友給劉備認識,並且給劉備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

這對劉備來說是重要的平台。

之前在雒陽跟隨盧植學習的一年多時間裏,劉備只認識了和盧植關系很近的大儒蔡邕。

而這一次,劉備在盧植的介紹下,相繼認識了大儒馬日磾、楊彪、韓說等人。

這就不僅僅涉及到古文學派的內部關系了,一些今文學派的大佬也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