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他到底是怎麽破局的?(第2/3頁)

那竹簡他看了,加在一起能寫個幾百個字也就算不錯的了。

寫完了以後要是還想買……

笑死,以當時劉家那窮得蕩氣回腸的經濟狀況來看,根本買不起。

母親辛苦編制草鞋、草席,換取微薄的收入,以此勉強撫養年幼的劉備,十分辛苦。

但是這並不能阻擋劉備想要逆天改命的決心。

他可是領先於人將近兩千年的現代來客,怎麽能甘於平凡呢?

於是他趁母親不注意,偷偷拿了一卷竹簡,寫了一首鋤禾日當午,然後準備驚艷世人。

寫完之後,他感覺未來的道路盡在掌握之中,大漢王朝最有名的神童即將誕生。

但是直到走出家門,他才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首詩要給誰看才能幫他揚名呢?

這年頭又沒有網絡,沒有圍脖,寫不了小作文打不了拳,想要揚名天下需要人口相傳,遠遠沒有網絡時代一根網線那麽便利。

而想要人口相傳,就要有能人相助。

誰能幫他呢?

老師?

他沒有。

名士?

他不認識。

涿縣這一畝三分地,有什麽有名氣的大人物嗎?

他在記憶中的人名欄目中搜索,想到了盧植這樣一位大牛。

對了!就是盧植!

不是說盧植是劉備的老師嗎?

學生有需求,老師難道不會幫忙?

然後他要去找盧植。

結果當時盧植已經被皇帝征召去雒陽做官了,根本沒得找,而且劉備現在還不是盧植的學生,人家憑什麽幫忙?

無奈之下,劉備退而求其次,去找他們這一支劉氏宗族的族長,希望得到族長的賞識,幫著揚名。

涿郡涿縣劉氏宗族好歹是漢景帝之後,漢室宗親,作為皇室貴胄,怎麽著在郡中縣中也該有點排面和影響力吧?

結果……

笑死,人家看門的門子根本不讓他進到族長的家裏,怎麽說都沒用。

也就是看他年紀小沒動手,換另一個年紀大點的,要是這麽胡攪蠻纏,估計門子就要動手了。

劉備當時很憤怒。

“我可是孝景皇帝之後,你怎麽敢這樣對我?”

門子嗤笑一聲,指了指自己。

“我也是孝景皇帝之後,你該怎麽對我?”

被人懟臉嘲諷之後,劉備忽然想起來了。

這年頭宗族聚居,大家住在一起的往上數個幾代人,那都是一家人。

也就是說,凡是住在宗族聚居地的、姓劉的人,大家都是“皇室貴胄”。

這個門子,街邊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旁邊跑跑跳跳的垂髫小兒,大家都是孝景皇帝之後。

多少年了?

還孝景皇帝之後?

啊這……

感到莫名尷尬的劉備只能掩面而走。

回到家裏,母親盯著他手上的竹簡,接過來翻開了看了看,然後抄起編好的草鞋把劉備的雙手打成了紅燜豬蹄。

顯然,母親那聊勝於無的文化水平並不足以讓她意識到自己的兒子有多大的才能,只是為亡夫的遺物被兒子冒犯而非常生氣。

養傷的時候,劉備不斷反思自己為什麽不能得到揚名,最後,他想明白了。

現在是察舉時代,而不是科舉時代。

在這個通行察舉制選拔人才的時代,人不是因為才華橫溢才能得到揚名,而是因為得到揚名,所以人才會“才華橫溢”。

他把因果關系搞反了。

逆天改命2.0行動,折戟沉沙。

痛定思痛之下,劉備決定遵照這個全新的因果關系再次走上逆天改命之路,開啟逆天改命3.0行動。

先揚名,然後再展現才華。

所以,首先,要揚名!

怎麽揚名呢?

還是要靠這首詩啊。

可是人家根本不讓進族長的家門,族長看不到,怎麽揚名呢?

想要進去,就要有名氣。

可要是不進去,哪來的名氣呢?

然而事實是沒有名氣,就進不去……

劉備苦苦思索破局之路,卻陷入了尷尬的套娃困境。

他就像是繞著圈兒想要咬到自己尾巴的小狗,始終不能成功,感覺一張無形的大網罩在了自己身上,讓自己無論怎麽努力都掙脫不得。

而後,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裏,劉備頓悟了。

這個吃人的封建社會,根本不給底層平民活路,既然如此,那我就造反!鬧革命!直接掀桌子!

爺投共了!

舍得一身剮,敢把你皇帝老兒拽下馬!

說幹就幹,長在紅旗下的劉備同學立刻沖出去要找勞苦大眾宣揚革命道理,抨擊吃人的封建社會,要帶領他們建立組織,訓練軍隊,時刻準備著將造反進行到底。

結果當然輪不到縣令大人派幾個小吏過來收拾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