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節 班底,異想天開(第2/2頁)

尤其是許朝,他初入京中,許多都不懂,還得要耳提面命,才能明白,好在馮紫英用的就是他不懂,那麽只需要完全聽命於自己就足夠了。

許朝來京也自然是帶了舊部來的,當然數量不算太多,數百人而已,但也足夠了,這些都是絕對聽命於他的心腹,來京中既是享福,也是賣命。

抱琴話語裏所說的陜西兵其實也就是說他的兵。

“日後無論是誰入繼大統,這宮禁安全保密都是不可或缺,尤其是宮裏人事紛雜,不少人居心叵測,隨著新皇登基之後,只怕種種陰謀惡意還會不斷膨脹和外溢,尤其是和宮外一些勢力勾結起來,圖謀不軌,所以這上三親軍下一步的擔子很重,一旦遭遇危險挑戰,上三親軍還要在第一時間組織起來進行防衛和反擊,這也是對上三親軍的特別要求,……”

具體的職責,馮紫英自然不會在今日這種場合下和他們說,但是他需要提醒一下幾人,上三親軍和其他駐軍不一樣的職責,防衛安全和守密一樣重要,須得要時時刻刻提高警惕。

反倒是王成武的神機營相對簡單許多,只有一個任務,訓練提升戰鬥力,迅速形成戰鬥力,然後聽從命令,服從指揮,隨時準備戰鬥。

聽誰的令,不問可知。

集體會面之後,馮紫英又分別單獨和三人在書房裏密談。

時間都不長,也就是一盞茶工夫,但是這卻不一樣。

三人都明白,經歷了這場談話,他們才算是真正步入了馮紫英的圈子,也意味著他們和馮紫英已經牢牢綁定在了一起,當然,對於他們來說,求之不得,樂見其成。

這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就像是蕭如薰走了李三才的門路,高文秀得了張懷昌的看重一樣,仇士本還去拜會了葉向高,杜可立也走通了方從哲的路子,所以這本來也就是一個博弈和交易的過程,求得這樣一個平衡。

都在拜碼頭,那馮紫英自然也算是一個碼頭。

還有第二輪,馮紫英默默思索,還會有一大幫調整,且看這一輪調整又如何。

馮紫英還在書房沉思,鴛鴦卻來說寶釵和黛玉聯袂而來。

書房這邊雖然說都可以來,但是無論是沈宜修還是薛寶釵和林黛玉,都不會徑直進來,要麽是讓鴛鴦、金釧兒通傳,要麽就是寶祥瑞祥進來通報。

寶釵黛玉一來,馮紫英約摸都能猜出為何而來。

還是寶玉的事情。

再拖下去好像也說不過去了,這京中諸軍的大調整都一手操辦,難道說寶玉的事兒就不能安排?

別說寶釵和黛玉,就是元春在床笫歡好之余也不忘為她這個嫡親弟弟說項,要情郎替這個小舅子安排一個適合他的好去處。

忠順王那裏馮紫英也打了招呼,去宗人府混日子當個寶玉自己嘴裏的祿蠹還是沒問題的。

但寶玉自己願意去宗人府麽?馮紫英不確定。

恐怕馮紫英覺得寶玉自己內心最願意去的還是翰林院吧,那裏才是大周頂級文人匯聚萬人敬仰所在,對於寶玉這種沒法從科舉中入仕的男人來說,又要想標榜自己不流俗,又要讓家人朋友看重自己,或許真的就只能去翰林院,才能滿足寶玉表面鄙屑,內心卻是無限向往的那種既想當又要立的心態了。

睡了人家親姐姐(元春),偷了人家兩個嫂嫂(李紈、王熙鳳),還娶了人家最心儀的兩個表姐表妹(寶釵、黛玉),納了人家堂姐(迎春)為妾,還要納人家的妹妹(探春)和堂妹(惜春)為妾,甚至連人家小時候的玩伴(史湘雲)、仰慕對象(妙玉)、意淫對象(秦可卿)都不放過,連最喜歡的丫鬟(晴雯)也搶了,馮紫英覺得自頂著主角光環和天選之子的名頭,真的是把寶玉的一切都搶光了,這樣悲催的一個超級配角,難道不該給人家一個他向往的生活麽?

“翰林院,這怎麽可能?!”寶釵和黛玉都被嚇到了,覺得自己丈夫似乎得了失心瘋。

翰林院是寶玉這種人能去的麽?你說國子監去讀書還差不多,翰林院那是天下文人無不仰慕的所在,而且也不是讀書所在,而是做官所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