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節 影影綽綽,救命稻草(第2/2頁)

葉向高這麽一說,讓其他仨人都覺得還真的有這種感覺,怎麽這些外敵就都這麽巧地動作起來了?

拖住了除了三邊四鎮外其余五鎮的精銳無法動彈,現在只能靠西北軍一支力量來解決江南問題,這就有點兒勢單力薄而不得不要仰仗陳繼先的淮揚鎮,但陳繼先又首鼠兩端,這個局面始終沒有真正暢快淋漓地扭轉過來。

“諸位,我要提醒一句,如果不能在明年夏糧收割之前徹底收復江南,朝廷的財政就會徹底崩潰,無論用什麽手段都難以維系。”方從哲加重了語氣,“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黃汝良已經三度報告了戶部的拮據狀況,為了支持山東戰役和山西、大同、宣府三鎮重建,已經在海通銀莊借貸三百萬兩銀子,現在晉南要平定,柴國柱已經要求在增加五十萬兩銀子糧餉和賑濟,另外如果要繼續南下徐州,甚至收復淮安和揚州,起碼還需要八十到一百萬兩銀子的開支,這還沒有算遼東可能爆發的戰事需要,……”

方從哲作為次輔分管財政,最關心就是財政問題,只有徹底收復江南,才能解決財政問題,否則拖到明年,不說其他,朝廷自己就要崩了。

方從哲的話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袋稻草,即便是齊永泰也不做聲了。

不收復江南,一切休提,財政就把朝廷拖垮了,就算是西北軍分兵去平定晉南,那糧餉呢?

葉向高長嘆一口氣,一錘定音:“那就這麽定了吧,孫承宗依然北上駐防遼西,讓馮唐率領西北軍盡快奪下徐州,伺機南下奪回淮安和揚州,鳳陽暫時別管,拿回來也意義不大,淮安和揚州必須要拿回來,無論是和陳繼先如何磋商,哪怕是暫時性的讓步也可以,明年入夏之前,必須過江!”

“那晉南這邊?”李三才問道,躊躇了一下才又道:“我記得紫英好像說過,他讓潼關衛軍過河守住了蒲州,並且保住了司鹽城的鹽和鹽課沒有丟,但他也僅止於此了,如果陜西局面有所好轉,是否可以讓其酌情考慮在南邊適當策應一下柴國柱?”

方從哲狐疑地看了一眼李三才:“陜西那邊還有這個余力麽?潼關衛也就幾千兵吧?守住蒲州不丟就阿彌陀佛了,還能有余力發起進攻策應柴國柱?我還在擔心如果西安府的亂軍突然南下要去功潼關怎麽辦?馮紫英這是在唱空城計嚇唬亂軍麽?”

還別說,馮紫英還真的是在唱空城計,之前還指望西安四衛過去增援,但沒想到西安四衛爛成那樣,所以一時間還只能虛張聲勢。

好在亂軍也對潼關衛的大名有些畏懼,而且他們的目標是多去城池撈取錢銀財貨和糧食,對於攻打一座純粹的軍事要塞沒太大興趣,所以一直沒有向潼關衛方向進攻的意思,這才讓馮紫英心裏稍安。

但這種情形也不可持續,一旦被亂軍覺察,或者那一支亂軍真的頭腦一熱要打下潼關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那就麻煩了。

所以馮紫英才要讓固原軍進西安來迅速解決西安四衛問題之後就要立即東進打通渭南到潼關這條要道,必須要掌握自己手中。

“如果固原軍進兵到潼關衛,而且能盡快解決西安府東部這些亂軍,那是不是可以考慮策應一下晉南?”李三才還是不肯罷休,“雖說三邊四鎮的精銳除了榆林衛外都被抽得差不多了,但畢竟瘦死駱駝比馬大,擠一擠,八千一萬兵力還是能擠出來的,就是如果要外出作戰糧餉問題難以解決,這就要看紫英能不能妙手解決這個問題了。”

李三才不無希望地道:“給紫英去一封信說說吧,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幫一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