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節 內闈伏波,紫英指路(第2/2頁)

二房一家子,馮紫英不像其他人那麽多避諱,便招呼寶釵、寶琴和迎春與薛蝌一道用飯。

薛蝌的性格比起前幾年已經改了許多,變得十分健談,或許是常年在外奔波,接觸外界各色人太多,經歷多了,自然自信心也慢慢建立起來了,這一點變化連寶釵、寶琴都覺察到了。

邊吃邊談,薛蝌重點談了現在大沽這邊的情形。

相較於榆關,大沽這邊的優勢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在北線大軍開始啟動南下攻勢的時候,各方需求大如海潮,對於民夫需求劇增,也使得順天、永平、河間三府都面臨巨大壓力。

募集民夫也就意味著消耗會更大,數萬民夫每天的花銷不是一個小數目,這都需要附加在軍隊開支上,這就更增添了朝廷和兵部壓力。

相比之下,南方來的糧食、布匹、藥材等物資都可以通過衛河直接進入運河北段,然後轉道南下,運送到河間府這一線,則能大大減輕對民夫的需求,這使得大沽和天津的地位也迅速上升。

“我前些日子押著一批糧食和藥材去了滄州,等到貨物下了船,那邊才來同知,尤大人的薊鎮軍已經南下,又要運到東光那邊,另外京營賀大人一部已經改道西向到了阜城,如果早些安排的話,完全可以將一批物資在泊頭鎮下船,然後轉道洚水上溯,那樣也能節省不少人力,但是這內裏欠缺調度,浪費了很多人力,……”薛蝌一邊說,一邊搖頭:“整個北線軍團的後勤運輸規劃上十分混亂,欠缺一個統籌安排,……”

馮紫英一邊聽,一邊默默思考,連帶著吃飯的節奏都被帶慢了。

寶釵注意到了這一點,有些嗔怪地道:“蝌哥兒,紫英忙了一日,剛回來吃個飯,你們就安安心心吃頓飯吧,待吃完飯之後再去細細計議不遲。”

薛蝌趕緊道歉,但卻被馮紫英揮手制止,“沒事兒,只管說你的,這種邊吃邊說更輕松,也算是難得地調適,嗯,對了,看你這說法,你對這北線大軍的後勤保障還是有些見地啊。”

薛蝌一愣,猶豫了一下,大概是還不太明白馮紫英的意圖,但看到馮紫英鼓勵的目光,也就點點頭道:“北線大軍和其他情況有些不一樣,因為涉及到多部,薊鎮軍,京營,新宣府軍,西北軍,但出口還是一個地方,基本上都是從京畿運過來,當然大多是轉運,來自榆關和大沽,還有一些是從通州、香河等地就地采購補給,可因為北線軍現在分布零散,具體戰事如何,我不太了解,但我覺得上端集中統一安排,中下適度靈活調配,是完全可行的,既能確保效率,減少層級,也能最大限度的節約人力物力,但現在北線大軍的補給保障卻做得不太好。”

“嗯,畢竟匆忙間集結起來,一兩個月就要完成整合投入戰鬥,孫大人本事再大,也沒那份能耐,尤其是這後勤運輸保障這一塊,和打仗還不一樣,須得要懂這一行的專業人士來操作更為見效。”馮紫英很隨意地道:“蝌哥兒,有沒有興趣來幹這事兒?”

“啊?”薛蝌、寶釵、寶琴三人都是異口同聲地驚詫出聲,連一直沒怎麽插話的迎春也擡起目光看著馮紫英。

“大哥的意思是我去幫孫大人做這樁事兒?”薛蝌又驚又喜又有些擔心。

“嗯,我多少在孫大人那裏還能說得起話,這事兒如果做好了也算是一樁功勞,蝌哥兒做生意是一把好手,這兩年海運、港口碼頭甚至造船都有涉獵,都涉及到物流運輸的保障安排,加上那復式記賬法也都精通了,我覺得不妨去打磨打磨,軍中後勤保障是一門學門,很不簡單,做好了,朝廷也能記一份功勞,孫大人日後朝廷是有大用的,沒準兒下一任兵部尚書侍郎就有他的份兒,結個善緣,蝌哥兒日後未必就不能在仕途上有所寸進。”

馮紫英這一番話讓薛蝌幾乎要喜歡得跳起來,而寶琴也更是興奮得難以自抑,這意味著薛家也能出一個官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