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節 榮國府初遭劫難(續)(第2/2頁)

郝土膏也知道馮家身家厚實,應該不至於為這點兒事兒而做什麽,而且真要做什麽,以馮紫英的消息靈通,也不至於拖到現在大庭廣眾之下再來做什麽。

“唔,你明白就好,你也是我們北地士人中的翹楚人物,齊公對你給予厚望,希望你莫要辜負。”郝土膏和喬應甲不太和睦,但是對齊永泰這個北地士人泰鬥卻是相當尊敬的。

“多謝郝大人提醒,紫英省得。”馮紫英也松了一口氣,“不知道刑部是誰在這邊?”

“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周起元。”郝土膏淡淡地道。

馮紫英一聽就知道這郝土膏和周起元不太和睦,不過卻裝作不知:“周大人好像是福建人吧?”

“嗯,元熙三十六年進士,和我同科。”郝土膏點點頭,“頗得劉大人的信重。”

這個劉大人應該是指刑部尚書劉一燝,馮紫英點頭表示知曉。

這南北嫌隙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便是同科同學,亦有可能弄得劍拔弩張。

“周大人也在這園子裏?”馮紫英不相信龍禁尉、都察院以及刑部的負責人都在這裏,難道都知道自己要來,所以針對自己不成?

“那倒沒有,有人檢舉賈赦勾結孫紹祖在大同平安州倒賣違禁物資,牟取暴利,與外族勾結,危害大周,所以他在那邊盯著賈赦的情形,……”郝土膏搖頭,“這園子裏都是些婦人居所,他不感興趣。”

“那大人為何要來這園子裏呢,不該是也在那邊才對麽?”馮紫英含笑問道。

“朝廷日後是肯定要發賣榮寧二府的,我聽聞這大觀園乃是榮國府為迎接那賢德妃省親而建,花銷甚巨,擔心這幫子粗漢把這園子給弄得亂七八糟,日後難以賣出好價錢,我來之前,張大人便交待,當下主要任務便是要籌集款項,準備南征南京,至於對這些人的處置都在其次,……”郝土膏瞥了馮紫英一眼,“令尊大軍正源源不斷自慶陽東來,所需一切都得要朝廷供養,每日消耗甚多,戶部也喊吃不消啊,不從這些地方裏出,從何而來?”

馮紫英想到郝土膏是眉縣人,掀眉一笑:“大人也是陜西人,應該知道西北軍的艱難,那些大頭兵風吹日曬幾十年戍邊,朝廷現在要調他們東來打仗,難道還能不讓他們吃飽飯?西北四鎮中除了榆林鎮情況略好,其他三鎮嘩變鬧餉都是司空見慣,家父來信中說他去了兩月便處理了大小七起鬧餉嘩變之事,斬了兩名遊擊一名參將,才算是遏制住這股勢頭,不得已才把四鎮精銳調到慶陽以練兵為由約束,其實就是怕又重演寧夏叛亂故事,沒見著此番東來的先鋒便是劉東旸麽?”

說起這個,郝土膏倒真還來了興趣。

劉東旸便是寧夏人,而這個時候寧夏屬於陜西,某種意義上來說,劉東旸也算是郝土膏鄉人。

馮唐啟用當年寧夏叛亂首犯劉東旸為先鋒,率大軍東進,在朝中也是引起了很大震動。

尤其是北地士人們,寧夏叛亂給陜西帶來巨大的損失,朝廷更是花費巨靡,現在這始作俑者竟然在被招安後又堂而皇之的充當起先鋒官來了,而且聽說像劉白川和土文秀這幾個叛將都被馮紫英納入此番南征大軍中帶兵將領,這更是讓人難以釋懷。

“紫英,令尊把劉東旸、劉白川和土文秀幾人都帶來東進,縱然這幾人都是悍將,但是未免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了,萬一……”郝土膏頓了頓。

“郝大人,那把他們留在陜西,豈非更加危險?”馮紫英反問道:“郝大人當知今年陜西旱情有多麽嚴重吧?家父判斷流民起事是大概率事件,若是不讓這幾人跟隨家父東來,萬一留在陜西與流民叛亂攪合在一起,那不是星火燎原麽?”

郝土膏被馮紫英的反問給問住了,他當然很關系家鄉的情形,旱情嚴重近二十年來之罕見,馮唐的判斷應該是八九不離十,這些悍將留在陜西的確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