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節 點滴(第2/2頁)

馮紫英也沒多解釋,惠民鹽場至今未能收回,魏廣微和練國事準備對現在被昌黎、樂亭那些豪強們控制的鹽場進行打壓,這勢必影響到京畿一帶的鹽供給,這個時候臨時性的引入東番鹽不但問題不大,而且還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這一點馮紫英也早就考慮到了,張慎言那邊馮紫英也和喬應甲那邊先行稟告了,問題不大,甚至是雙贏。

“不過我也要提醒你們,北地鹽業市場不比江南,價格上恐怕需要考慮,另外你們也不能盯著北地,江南這邊還要想辦法。”馮紫英沉吟著道:“另外兩廣那邊,也可以琢磨一下。”

王九玉卻管不了那麽多,哪怕是臨時性的進入北地市場那也是天大的好事,而且價格上,東番鹽本來就有很大優勢,否則揚州鹽商為什麽會那麽敵視東番鹽,北地那邊哪怕少賺幾個,只要能進入市場,那就是勝利。

見王九玉喜出望外,馮紫英心中也在嘆息,江南商賈實力雄厚,北地這邊在經濟上遠遜於江南,一旦真的生變,如果江南商賈再團結一心,那北地就很危險了,好在自己這幾年裏的開海之略和經略東番等策略都贏得了不少江南商賈的支持,而且江南商賈勢力也紛亂駁紮,這才能有機會。

但願別用到這樣的後手,馮紫英只能這樣企盼,但是往往這種不良預感都會變成現實。

既然給王九玉他們了好處,馮紫英肯定也需要了解一些情況,為下一步更緊密的幫這些人綁緊做好準備。

這些閩地大豪們在江南也很有勢力,只不過他們和士紳還有些區別,他們基本上都是依賴於海上貿易發家,在詩書傳家上還欠缺底蘊,這也讓自命不凡的江南傳統士紳不太看得上這些人。

這些具體交涉就可以交給汪文言他們去做了,有了具體方向和目標,汪文言和吳耀青他們與王九玉這些人打交道遠比自己更合適。

……

裘世安點點頭,揮了揮手示意小內侍下去。

朝廷已經開始清理和處理去年京營三屯營之敗的事宜,這一段時間,彈章如潮,皇上禦案上已經堆滿了彈章,而涉及到的武將軍官們多達百人,當然一些尋常軍官不過是受牽連,無外乎罰俸、免職,但是像有些人只怕就沒那麽輕松了。

裘炳眾已經來找過幾次了,但裘世安也清楚,這一次皇上是下了決心要對京營裏的武勛們進行一次大清洗,那也指望著還能重新回京營任職吃安閑飯的純粹就是迷了心,也不看看這都什麽時候了,還有那等好事?

裘炳眾能免於進大獄便是裘世安的意願了,但現在看來都有些艱險。

雖然馮家那邊帶了話過來,但是裘世安也還是要看實際情況。

這也算是和馮家的第一次合作?裘世安摩挲著下頜,目光望向窗外。

皇上的身體越發令人擔憂了,可皇上卻還喜歡強挺著熬夜辦公,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壽王、福王、禮王幾個這段時間也越發活躍,甚至連祿王現在也加入了進來,前日裏梅妃賞賜讓裘世安有些意外,但是轉念一想,卻也覺得在情理之中,如果這個時候都還不動作,那就真的是準備徹底放棄了。

可天家之事,是你放棄就能脫身的麽?

裘世安心中冷笑之余也有些感慨,身處其中,就沒誰能輕易置身事外,哪怕你真的想置身事外,那也要看別人會不會這麽認為。

收回心思,裘世安從抽屜中拿出一份只能自己看得懂的名單,目光汩汩掠過,最後印在腦海中,將其放在蠟燭火頭上,最後化成了一團淡灰色的灰燼。

賢德妃倒真的是一個挺合適的搭橋板,自己在外邊兒的人都太明顯了,龍禁尉的人盯得很緊,還是要走宮裏這條線來聯系更穩妥一些,只是沒想到小馮修撰倒是很信任鳳藻宮這邊呢,也難怪,聽說她家庶出妹妹都可能給小馮修撰做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