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節 王見王(中)

見姑娘不說話,只是慢慢地往前走著,晴雯也不多言,這等事情姑娘不問,她也就不便多說。

進入十一月,北地氣候已經很冷了,哪怕是天空湛藍,陽光明媚,但是呵氣成霜,手腳稍稍不動,便覺得發僵。

沈宜修不喜歡被攙扶著,晴雯也就跟在她身旁,二人就這樣慢慢往前行,後邊兩個仆從遠遠跟著。

進了大隆善護國寺,晴雯的目光便開始搜尋著目標,那邊兒肯定是紫鵑陪著林姑娘來的,約好在這寺裏,卻沒有說好是具體什麽地方,不過不太可能是人多的地方,那就只能是葡萄園那邊了。

沿著寬闊的石板大道前行,晴雯小心地把暖爐用棉布裹著遞給沈宜修:“姑娘,這凍得緊,還是烤烤手吧。”

沈宜修也覺得這天時在外邊兒走的確有些凍人,不過這樣也好,廟裏也沒多少人,都是些善男信女在各處大殿裏邊上香祈福,熱鬧一時的葡萄園此時反而沒什麽人。

“在那兒!”晴雯眼見,一眼就看見了在那邊葡萄園路口佇立的主仆,遠遠的也有兩個仆從站著,和自己這邊一樣。

“噢?”沈宜修精神一振,立即拿出最好的狀態,身體也微微一挺,目光望了過去。

那邊顯然也是見到了這邊,微作一頓,便緩步走了過來。

從見到那一刻,雙方的目光便已經鎖定了對方,開始觀察打量對方。

眼前這個臉上掛著溫婉嫻雅笑容的女子符合黛玉心目中的沈宜修印象,因為紫鵑就說起過晴雯介紹的沈宜修模樣,性子溫和但不軟弱,和寶姑娘有些相似,但是也有區別,那就是沈姑娘似乎外向一些。

淡紫色鑲碎白花的絲綿長裙曳地,外罩一件黑色的玄狐裘鬥篷,掀開來的帷帽遮臉露出的這張面龐洋溢著的那份親和淡雅氣息,鵝蛋臉,面容白皙中也有幾分紅潤,清麗脫俗,眼眸中的目光裏多了幾分探究的好奇和友善。

初一看,似乎只是尋常的美麗,但是如果你仔細再打量,就會發現對方的眉目中總縈繞這一種淡淡的從容恬靜,給人感覺很舒服。

這讓黛玉的心似乎一下子就安定了不少。

沈宜修同樣也在打量著林黛玉。

從晴雯的嘴裏她也了解過這位比自己小五歲的女孩子,十四歲的女孩子卻自幼喪母,然後又叠遭離家寄居和喪父的厄運,而且身體似乎也不太好。

這樣一個女孩子卻能最終成為馮家三房嫡妻,以馮家的情形,如果沒有馮紫英的影響,沈宜修相信林黛玉要想嫁入馮家是不太可能的。

可能獲得自家郎君如此看重和力挺,饒是沈宜修自詡大度,心裏還是有些微微酸澀的。

現在看到這個女子,沈宜修才覺得自己郎君這般寶愛,恐怕還是有幾分原因的。

看似嬌弱的眉目如姣花照水,眸若點漆,唇若丹朱,那微微挺起鼻梁和菱形的唇角預示著這個女孩子可能有著和較弱外表截然不同的倔強性子,略顯瘦削的肩頭披著一件雪白狐裘鬥篷,內裏一件白底碎藍花絲綿長裙搭著一個素色棉質褙子,一條棕紅的火狐圍脖裹在頸項間,更將一張天然風流宜嗔宜喜的玉靨映得熠熠奪目。

看見沈宜修迎上來,黛玉卻也疾走兩步,鶯聲道:“小妹黛玉見過沈家姐姐。”

帶著幾分吳儂軟語的味道,但是卻已經不完全是了,北地幾年生活讓黛玉的口音更多的是北地官話口音了,但是恰恰是這種夾雜了姑蘇吳音的腔調讓沈宜修幾乎第一時間就喜歡上了這個女孩子,這種鄉音帶來的好感幾乎是無解的,尤其是一個同齡女子。

沈宜修跟隨父親在京師多年,卻在京師城中沒有多少閨中密友。

蓋因北地女子相對保守,而且多以父兄籍貫劃界,而同樣都屬於江南的士林官員的女兒們卻又大多葳蕤自守,不太喜歡結交,許多都是十三四歲便早早訂親,十五六歲便嫁了出去了。

像沈宜修這樣十九歲尚未出嫁的女子可謂少之又少,而嫁了人的女子又忙於侍候翁姑丈夫,要不就是面臨生兒育女。

所以這麽些年來,沈宜修都只能在家中獨居,甚至很懷念小時候在家鄉的種種。

而林黛玉這帶著鄉音的話語一下子就讓沈宜修對黛玉的印象好了許多。

“妹妹太客氣了,聽見妹妹的聲音,姐姐的心都軟了,許久沒有聽見咱們姑蘇鄉音了,今兒個一聽倍感親切。”

沈宜修的話語裏也夾雜有姑蘇吳音,黛玉一樣聽得親切,而且沈宜修這樣親近的姿態,也讓她同樣放松了許多。

站在兩旁的紫鵑和晴雯見到二女一起笑靨如花,說笑親切,都是松了一口氣。

日後二人雖然是各為其主,但是誰也不願意因此而弄得劍拔弩張或者冷若冰霜,畢竟爺只有一個,夾雜在其中的難處只有她們這些當丫鬟的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