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節 京師轟動,跟附驥尾(第2/2頁)

不過誰去誰留卻是不好安排,但開海事務涉及到江南士紳商賈利益極大,所以以官應震的意思是肯定不會讓涉及利益較深的江南士人參與的,以免授人以柄,也避免自己這些學生被卷進去誤了前程。

方震孺是壽縣人,吳甡是興化人,都屬於南直隸,想要去就難了。

“那也未必。”方震孺不以為然,“大人手底下就咱們幾個人,而現在紫英在那邊連連求援,一兩個人怕是不夠,總得要多去兩人搭手才是,你是大人助手怕是離不得的,就剩下我和鹿友、夢章、克繇、青菜幾個人,我們不去,誰能去?”

方震孺的話並非沒有道理,雖然從戶部和工部也過來了幾個主事,但是一來不熟悉,二來官應震也還信不過這些人,自然不可能將這些人放到江南去,要去也只能是自己幾個人中去。

“且看大人如何安排吧。”練國事也很希望去一趟揚州,一直呆在翰林院和中書科這等不是動嘴就是動筆的部門裏,接觸不到外界更多的東西,始終讓他覺得有些氣悶。

二人正說著,就看見賀逢聖和範景文兩人也是縮頭縮腦的溜了過來,見二人躲在這裏,都是心領神會的一笑。

“夢章,克繇,你們倆也是來躲罵?”練國事笑著問。

“我們可比不得青菜和鹿友頭鐵,他們倆是想去揚州想瘋了,聽說昨日大人又收到紫英的來信,說起了東番拓墾之事,而且還談到了東番靠近澎湖的右岸之地可辟為鹽場,能為朝廷謀劃百萬之銀,十年後能為朝廷多征百萬石糧食,……”

“什麽?!”練國事和方震孺同時震驚出聲,“什麽時候的事情,不是說只是拓墾東番,要十年方能建功麽?怎麽又有鹽場之事出來了?哪來這一出啊?”

“君豫兄,你那是哪年的老黃歷了?這封信是紫英才用急遞傳回來的,昨晚大人才收到,徹夜未眠,便去找幾位閣老商議,沒想到今日一大早便有人得了消息,據說連太上皇那邊都驚動了,一大早就有人來,首輔大人昨晚半夜歸家都還有人守在府門上呢。”

範景文話語裏不無炫耀,“昨晚我和夢章走得晚一點兒,正好趕上了,大人只是隨口說了幾句,然後就連夜去了首輔大人那裏,估計文淵閣昨晚就是燈火通明了,又連夜進了宮,……”

“那大人也沒說今日休息一日,這麽一大早就來發脾氣?”方震孺咂摸著嘴,“不過若真的是一個東番之鹽都能為朝廷收獲百萬銀兩,那真的是於國於民都是善莫大焉啊。”

“那不是怎麽地?兵部柴大人這兩日奔走於戶部和咱們這邊,就是為西疆那邊的糧餉一事,沒見著他嘴巴皮子都起了幾個大泡?那都是急的,戶部銀庫空空如也,軍情似火,怎麽辦?”賀逢聖也是扼腕不已,“也幸虧紫英這封信回來,不過也不知道紫英這信裏所說究竟有多少可靠,什麽時候能到手,真想一步趕到揚州,了解一下究竟進展如何了。”

練國事是這幾個同學中對馮紫英最具信心的,沉穩地道:“紫英素來言不輕發他既然敢說百萬銀子,那便有百萬銀子,但就怕拖上三五個月才能有,只怕兵部那邊就坐蠟了。”

“還是應該和大人建議,紫英一個人在揚州,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多幾個人去幫他,起碼一些瑣碎細枝末節事兒我們可以做起來,許多事情也能辦得更快更好一些。”方震孺也忍不住插話。

幾個人心思都一致,眼見得馮紫英在揚州不斷揚名立威,自己幾個人卻還在這裏憋屈,實在是難以忍受。

幾個人目光都落在練國事身上,饒是練國事沉穩過人,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待會兒咱們就去和大人說說,總不能白白讓這等功勞為外人所乘才是。”

“對,紫英做事拍板決策,咱們沒啥經驗,但起碼比別人更知根知底吧?他的心思咱們也更了解,如他所說,執行力總沒問題吧?”範景文是最急切的,他是北人,如果要去,他希望最大,“紫英一馬當先,咱們跟附驥尾總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