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吃了飯, 蘇紀林他們沒著急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說話。

柳煙凝詢問蘇紀林,“大哥, 我聽大嫂說,你最近在跑內地的公司, 你成立公司之後, 是不是要回內地發展了?”

蘇紀林看向蘇婉清,他從小在港城長大, 但是受見蘇婉清的教育, 他對內地的感情是很深的, 如今蘇婉清年紀大了,要落地歸根,要回到北京, 他作為蘇婉清的兒子,肯定是要跟著回內地來給母親養老。

蘇紀林在港城那邊的事業多半是跟嶽丈家裏掛鉤,如今他提出要回來, 嶽丈他們都不贊同, 幸好陳惜珍還是支持他,跟著他回到了北京。

如今蘇紀林想把事業移到北京來,暗中遭受了不少的阻力,他嶽丈一家對內地很是看不起,認為內地經濟不發達,太窮,根本就沒有投資的環境。

蘇紀林來北京之後, 卻發現了雖然內地目前還不是很發達, 但是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卻是很強烈的,這也就造就了整個國家經濟欣欣向榮, 熱火朝天的勢頭。蘇紀林預測,內地的經濟水平在未來二十年絕對有質的飛躍,他現在回來正當時,趕上了國家發展的紅利期。

前幾天陳惜珍的父親還給蘇紀林打了電話,勒令他回港城,如果堅持不回去的話,他在港城的產業只能交給陳惜珍來打理,一分錢都不許帶走。

蘇紀林要給學校捐錢的事情他嶽父一家還不知道,他嶽父一家對國家沒有歸屬感,要是得知蘇紀林要捐兩百多萬給內地的學校,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蘇紀林的生意雖然不是仰仗嶽父一家起家,但是這幾年他嶽父一家確實給了不少的助力。而且即使蘇紀林年少有為,在陳家人眼裏,他終究不是本地的皇太子,而是內地來的暴發戶,沒有家族底蘊,對他們家作用不大,要不是蘇紀林自己有本事,不知道會被嫌棄成什麽樣。

蘇紀林是個儒雅的謙謙君子,他有風度,也有涵養,但他絕不是軟柿子。

面對陳惜珍,蘇紀林不會說什麽,但是他越發堅定了要將生意轉移到內地的想法。

陳惜珍看向蘇紀林,在陳惜珍看來,她當然是希望蘇紀林能留在港城,她的家人都在港城,內地和港城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天氣,她在這生活不太習慣。

最開始蘇紀林也不是想將所有產業都移到內地來,他最開始的想法是在內地城裏一個公司,相當於是試一試水,但是才回來沒幾天,蘇紀林的想法就改變了。

陳惜珍作為蘇紀林的妻子,當然要站在丈夫的這一邊,可是蘇紀林無法生孩子,查出問題了,陳惜珍還沒有跟家裏人說。港城都講究多子多福,這些年陳惜珍一直被家裏催著生孩子。

這些事情陳惜珍都埋在心裏,不敢告訴家裏人。

“是啊,我打算將事業慢慢地都移到內地來,除了高科技的公司還是只能留在灣灣。那邊是高科技的產業區,內地現在暫時沒有這樣的環境。”

陳惜珍聽蘇紀林這樣說,垂著頭沉默。

蘇紀林突然對柳煙凝說道:“回來這麽久,我還沒有去見過父親,煙凝,不如我們明日一起去見見吧。”

柳煙凝沒料到蘇紀林會將話題突然移到這上面,但她立馬就搖頭拒絕了,“我不去,大哥,你自己去吧。”

柳煙凝不知道蘇紀林知不知道柳遠平是個什麽樣的人,但是蘇紀林從兩歲就跟著蘇婉清離開了內地,不管他知不知道,或許他都會想見一見柳遠平,‘父親’這個詞對孩子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不管對誰都是一樣的。

如果不是柳遠平破壞了‘父親’這兩個字在柳煙凝心裏的印象的話。

柳煙凝自己討厭柳遠平,但她不會阻止蘇紀林去見他。

因為蘇紀林如果不自己親自去感受一下,柳遠平在他的想象中,可能永遠都是好的,是高大、偉岸的父親形象。

蘇婉清大概也是同樣的想法。她雖然也知道柳遠平是個什麽樣的人,但是一個理智的母親,永遠不會去破壞孩子對父親美好形象的想象,那對孩子是一種傷害。所以,蘇紀林長到現在,他也從來沒有在蘇婉清口中聽到過半句柳遠平的不好。

即使當初是柳遠平嫌棄他生病,和蘇婉清離婚之後,主動提出讓蘇婉清來撫養蘇紀林。

但是蘇婉清也有她的辦法,既然柳遠平拋棄了蘇紀林,那她就改了蘇紀林的姓名,仿佛改了一個姓,就能斷絕了和柳遠平之間的父子聯系。

陳惜珍也不知道柳遠平是個什麽樣的人,她說道:“上次我們去人大的時候就應該去拜訪公公的。”

但是當時蘇婉清以天色太晚為理由拒絕了,蘇紀林可以去見柳遠平。蘇紀林現在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蘇婉清不主動告訴他柳遠平是個什麽樣的人,她相信蘇紀林自己能分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