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上可九天攬月(四)

【為什麽儒生要這麽支持蓋天說?】

【因為“天圓地方”的這個概念,最早是孔子提出來的。】

【但是,他所提出來的並不是一個天文學概念。】

曾參的弟子單居離來請教他: “老師,我聽說天是圓的,而地是方的,是這樣的嗎?”

曾參好奇的問: “你是從哪裏聽來的?”

單居離說: 聽別人說的,但我也不能確認,所以才能問老師。

曾參笑道: “若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那大地的四角豈不是就露在外面了?”單居離若有所思。

曾參又道: “當年,我的老師孔子曾說天道曰圓、地道曰方。但他實際講的是天地之道、陰陽之理。而不是我們肉眼所見的天與地。①

【這一段出自於《大戴禮記》中的“曾子天圓”一卷。這裏的曾子就是孔子的學生曾參。】

【可見,當時孔子聊的其實是形而上的思想哲學。但是呢,後來很多孔儒們就真的把蓋天說認為是對先賢聖人所言的詮釋!】

董仲舒在聽到仙畫提起儒生的時候,額角就重重的跳了一下。

經歷過以往好幾次重擊的他,發現自己如今竟然只是嘴角抽了抽,心中波瀾並不是太大。

另外一個講儒學的太學博士公孫弘幽幽的道: “畢竟比起之前講的,這一次只是'小小的天文’,根本不足為提。

上次差點就說正是儒家導致華夏幾乎滅亡好嗎?

現在只是小意思。

大概,這就是“反正都這樣了,那就這樣吧”的思想吧。董仲舒苦笑。

當然了,對於他這樣的一代大儒來說,這樣的想法也不過是在心中轉瞬而逝,身為本朝儒家學派的代表,該扛的還是要扛起來。

董仲舒想了一下,擰起眉頭。

他問公孫弘: 這個故事我知道,但是《大戴禮記》又是什麽?公孫弘也搖搖頭: “或許是後世編撰的儒家典籍?”如今的書還是太少了!董仲舒感嘆。

雖然現在便宜好用的紙已經做出來了,大範圍的取代了竹簡,他也把家中的竹簡藏書都換成了紙書,頓時騰出

了好幾間房。但民間顯然是還需要時間來普及的。

書籍少,從古流傳下來的書籍就更少,很多時候他也需要去其他人家中抄書。

但抄來抄去,難免出現錯誤。

就像一個故事傳來傳去之後和原本的意思甚至可以相差十萬八千裏。

公孫弘嗤笑一聲:“這世上庸才何其多。還有一些學不到家的酸儒腐儒,聽十句記一句。說不定他們真認為,天圓地方的蓋天說是孔夫子說的。

董仲舒啞然,然後不得不承認他是對的。

公孫弘摸了摸他的山羊胡子,看著天幕,臉上流露出一些狂熱:“咱們要是也有天幕就好了。”可以直接向全國講課!可惜啊,這只能是妄想。

【這在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沒什麽問題的。那會兒也沒什麽測量工具,你覺得是這樣,我覺得是那樣,每一派都有每一派的支持者,這也很正常嘛。】

【但就如之前講的其他事例一樣,這一到後面就開始變樣走味了。】【到後來,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渾天說,蓋天說根本無法自說其圓。】【難道儒生們看不到這一點嗎?為什麽就一定要抱著這個理論不放手呢?】

【一個是他們覺得這是先賢所說,不能反駁。還有一個,他們這讀傻了書的小腦子裏覺得只有天圓地方才符合“周禮”中的尊卑觀念。】

穿著龍袍的皇帝正在帶領著群臣祭天。占位非常的講究。

皇後雖是一國之母,但是必須站在皇帝身後一步,決不能和皇帝並行。

甚至,在各個場合的座位排次上、在左右之分上,都有著非常嚴格的尊卑之分。這些尊卑觀念也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家知道,儒家的核心有一條就是“禮”,遵禮守禮這個事情是很重要的。而他們所崇拜的周禮就有這非常嚴格的等級之分、上下之分、尊卑之分。】

【而蓋天說,天為上,地為下。陽為上,陰為下。這就是符合儒生們心中的等級尊卑之分。】【而渾天說,天是圓的,地也是圓的,那誰是尊,誰是卑,不好分辨了呀!】

【在他們眼裏,沒有尊卑,這世間就亂套了,這天地都沒法再轉動了。】

【這怎麽行?!】

在各種舉證之後,渾天說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支持蓋天說的儒生氣憤的站起身: “不過是因為你們渾天說的理論太過淺顯,所以民眾比較好理解而已。我們蓋天說的理論才是有深度的,民眾難懂其奧妙所在。

所以,並不是我們輸了!

說完拂袖而去,留下渾天說的支持者瞠目結舌。鏡頭一轉,到了清朝。

負責修建了一部分圓明園建築的法國修道士兼建築師蔣友仁將一幅《坤輿全圖》獻給了當時的乾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