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勉強 默契與包容

“是你最愛吃的清蒸獅子頭, ”林譽之說,“林爸給的配方,我試著做了做, 還可以, 還是不如爸做的好吃。”

林格才剛剛睡醒沒多久, 坐在床上,頭發還是亂的。

她頭發多,晨起也像野草,蓬蓬松松的一大片,她伸手揉了揉頭發,握著手機,轉身,眯著眼, 看到外面熱熱辣辣的陽光。

她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去接納林譽之的下一句話。

不是期待對方說什麽, 她只是沒想好怎麽回應。

這不是兩個人第一次吵架, 也絕不是林譽之第一次主動找她來“和好”。

人不是嚴格按照程序執行、嚴絲合縫的程序,性格不同的人相處,怎會沒有絲毫摩擦。

有時是林譽之低頭, 有時是林格道歉,倆人吵架吵得激烈, 和好也永遠都是別別扭扭。

“今天送來的鰱魚也新鮮,我順手做了拆燴鰱魚,”林譽之說, “第一次做,不知道味道怎麽樣, 你來, 也剛好幫我試試鹹淡。”

拆燴鰱魚是經典的揚州菜, 林格喜歡吃魚,但龍嬌術後對魚腥味比較敏感,家中已經很少再做。

林格終於說:“我下午回去。”

“幾點?”

林格問:“爸媽幾點到?”

“一點五十左右到機場,”林譽之說,“我準備十二點出發去接他們——今天休息日,路上可能會堵車。”

林格看了眼時間:“……行,我一會兒打車過去。”

林譽之說好。

兩個人客客氣氣地道別,林格趴在床上,睡不著了,翻來覆去幾遍,又爬起來,給教練打電話說晚上不去練了。

教練自然是說好,又提醒她,注重飲食注重飲食,可別放開了大吃大喝,這些東西都對她的塑形不利。

林格答應。

舍友群裏的消息乒乒乓乓地響,舍長王楠楠在五一這日結婚,開始派發請帖。她們大學四人間,畢業之後,留在這裏的就兩個人,一個林格,一個舍長王楠楠,剩下的另外倆舍友,李水賢和蘇木木都各自回了老家。

林格看了眼婚禮舉行的酒店,離得不遠。

她在群裏回消息,說一定準時到。

發完後,又看王楠楠艾特,問她。

王楠楠:「你那個形影不離的哥哥來嗎?」

王楠楠:「哥寶女」

上學時,林格和林譽之學校離得不算遠,也不近,3.9公裏,步行加公交或地鐵,二十到三十分鐘不等。

每個周末,林譽之都拎著大包小包的零食坐車來看她——剛開學的時候,他就請了一宿舍人吃飯,彼此都認識。

有時候,林格身體不舒服,或者想他了,林譽之也會趕在無課的時候過來看她,陪她在校園走一圈,聊一聊,再獨自坐車回去。

很少住在外面,酒店價格高,林格宿舍查寢嚴格,一般也沒有這個必要。

後來和林譽之分手,林格對舍友的說法,也是哥哥畢業了,離開了這裏。

挺順利成章的。

父母和朋友都不知道他們曾經存在的這一段感情。

林格回:「他不去」

林格:「他工作忙」

只回了這麽點,她又看了幾眼群裏的討論,好友結婚,自然是都要過去。幾個人商量著準備婚禮迎親時候的小遊戲,林格按了按有些落枕的脖子,收拾東西,退房走人。

吵架的後遺症在林格回家的途中才逐漸顯露,那些被刻意遺漏的情緒,隨著距離的縮短而緩慢蔓延。

她嘗試不去多想,就像之前第一次去看心理醫生那樣,遠離那些令她不適的、焦慮的東西,不去想,不去看。

林格一直都是個心大的姑娘,心大意味著少往心裏藏事,有什麽就說什麽,各類情緒也從不藏著掖著。

曾今,大半夜裏,林格情緒上頭,晚上不睡覺,光著腳跑進哥哥房間裏,跪坐在林譽之床上,伸手把他搖醒,居高臨下地看著他,提建議說要不咱倆去私奔吧——既然你害怕爸媽不同意,那我們就私奔,走得遠遠的,逢年過節再回來。以後在一塊兒也別有什麽心理負擔,反正戶口本上不是一家人,你快快去做結紮,結紮後我們就更加毫無顧忌了。

熟睡中的林譽之被妹妹弄醒,一邊拿被子去裹妹妹赤著的腳,一邊壓低聲音罵你大半夜的不睡覺,有病啊?

林格不說話,看著林譽之坐起來,看著他拿手機。

林格問林譽之你幹嘛呢?

林譽之擦了擦眼睛,終於適應了突然的光線,他皺著眉說我查查,附近哪家醫院能給男性做結紮。

又讓林格小點聲,別現在動手動腳,套子用完了還沒買,爸媽覺淺,晚上別搞,別把他們驚醒。

有什麽事,等明天爸媽出門後再說。

兩個人一直這樣,一個說,一個做,以特有的默契互相包容。

一起外出的話,也是林格一個“社交悍匪”,絲毫不顧忌外人眼光。路過放她喜歡歌曲的店鋪,她就能大聲跟著唱,或者來一段即興solo,人來人往的景區裏,她拍照時也能舒展到好似這是獨屬於她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