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拍賣

深市土地拍賣試點開始, 市裏準備低調行事。

1984年5月,不冷不熱,溫度宜人。

深市政府小禮堂門口布告欄裏貼了張告示, 上面只有幾行簡單的文字, 最顯眼的便是那一句:1984年5月6日上午9點小禮堂,翠湖水庫C01地塊競投。

拍賣這個字眼太過敏感,市裏不敢用,想來想去用了“競投”二字。

市領導把江啟築叫來,語重心長地交代:“土地拍賣是我們國家史無前例的大事, 必須謹慎小心。通過這次競投,我們希望能夠摸清楚土地拍賣的流程, 為下一步公開土地拍賣做準備, 並借此推動我國土地制度改革。你作為房管局下屬的房地產公司,更要做好排頭兵,這塊地, 必須拿下!”

江啟築提醒了一句:“可是……參加競投的還有七、八家公司呢, 柳葉有京都背景, 如果柳元瑜一定要拿下, 他財大氣粗, 我怎麽和他拼?”

市領導恨鐵不成鋼:“你呀, 你呀, 有市裏撐腰, 你怕他做什麽!”

江啟築還是心裏沒底。一則公司不一定有柳元瑜有錢, 二則柳元瑜放了狠話決不會讓步, 萬一他虧本也要拿這塊地怎麽辦?江啟築與陶南風已經做過測算, 按照售價每平方米2800元測算, 公司能夠承受的水庫地塊最高價為580萬。超過580萬, 肯定會虧本。

他是國企,怎麽能做虧本的買賣?這不是損害國家利益嗎?

通過貿易補償的方式,深市房地產公司已經在深市完成幾個房地產項目,每一步都穩紮穩打。現在讓江啟築冒著虧本的風險去拿地,他沒這個勇氣。

江啟築張了張嘴,悄悄問領導:“那……市裏能不能在拍賣的時候悄悄地幫幫忙,關鍵時候拍下槌子?”

市領導看江啟築那小心翼翼的模樣,啞然失笑:“老江啊,競投廳裏都是自己人,放心。只不過土地拍賣本就是價高者得,我們也不能越界,最終還是得靠你們自己啊。”

市裏也有市裏的考量,第一次賣地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敢明目張膽地偏向誰。雖說這次內部競投市領導希望江啟築拿到這塊地,但能不能拿下還得看江啟築的實力。

這種無形的壓力讓江啟築感覺喘不上氣來。

一邊是領導囑咐必須拿下這塊地,一邊是柳元瑜到處活動並發下狠話,再加上成本、利潤的考慮,江啟築一個頭兩個大。

到了土地兌投的那一天,江啟築鄭重地換上一件淺灰色中山裝,向北與陶南風都穿上正裝,一起踏入市政府小禮堂。

江啟築領到一塊競投牌子,牌子上寫著大大的“11”號。

江啟築愣了一下:“不是只有9家公司參與嗎?”

工作人員苦笑:“江總,沒辦法,打招呼的單位太多,這還是市裏盡量低調的結果呢,一共13家房地產公司參加。”

江啟築忽然有點緊張了。這麽多單位競爭,個個都有背景。有的是銀行的下屬公司,有的是駐深辦事處的公司,有的是京都各部委的公司……誰都不服誰,怎麽辦?

陶南風忽然輕輕一笑,笑聲輕松,透著股爽朗。

江啟築注意力被轉移,看向陶南風:“你笑什麽?”

陶南風眉眼一彎,整個人仿佛雨水洗過的芙蕖,清新透亮:“土地競投,價高者得,拼的就是財力。這種方式真的非常公平,誰也別想找關系。”

多年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人已經習慣了什麽事情都找關系。找關系拿購銷指標,找關系拿工業券,找關系買好肉、好酒,找關系讓孩子進好單位……

土地是房地產公司的根基,地塊優劣決定房地產項目的成敗。

現在的房地產公司找政府拿地、拿好地,憑的都是關系。

可是土地拍賣一旦推行,關系便不復存在,拼的就是兩個字:實力!誰更有錢,誰把土地價格算得更細致、更精準,誰就能贏。

這是好事。

陶南風感到由衷的高興。

就像建築市場推行招投標制度一樣,推招投標是為了打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公平,不就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嗎?

聽到陶南風的話,江啟築忽然就心定了。是啊,既然是公平競爭,那就無所謂輸贏與結果。

陶南風抿著嘴笑了笑:“放心吧,柳元瑜休想拿到這塊地。”如果柳元瑜敢跳出來,那就一定要把他拍熄火!

江啟築看一眼向北。

向北示意李細虎接過江啟築手中的號碼牌:“沒問題,交給我們吧。”

李細虎重重點頭:“好,你們讓我舉牌,我就舉牌。”

一行四人走進小禮堂。

因為是內部競投,深市領導沒有對外發布消息,可還是有聞風而動的記者守在大門口張望、詢問。

柳元瑜團隊剛剛走到深市政府門口就被記者攔住問東問西,柳元瑜志得意滿:“這塊地,我們柳葉公司勢在必得!”在一群人包圍之中,柳元瑜感覺勝利在向自己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