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江啟築

帶著苗靖的介紹信, 陶南風與向北踏上去往深市的火車。

從京都到羊城,再從羊城轉到深市,一層層檢查下來, 終於在九月的一個傍晚, 到達深市火車站。

從三層樓的老火車站走出來,身邊是擁擠的人群,撲面熱浪滾滾而來,哪怕高大的木棉樹撐起一片綠蔭,也讓人感覺到了熱帶氣息。

陶南風與向北各自背一個背包, 白襯衫、卡其褲、解放鞋,男人高大威猛、女人英氣秀美, 同樣的打扮、出色的外型, 兩人一下子就成了人群中最亮麗的風景線。

項宜民是位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短發、短袖、七分褲、涼鞋,看著很涼快。他舉著接人的牌子跑過來, 笑得十分燦爛。

“一看就知道是你們!苗處描述的簡直太準確了。”

苗靖打電話讓項宜民接人的時候說, 人群裏最顯眼的一對颯爽男女, 就是陶南風和向北。

81年的深市, 放眼望去都是工地。

正在修建的馬路、蓋了一半的高樓、低矮待拆的工棚、鐵皮箱子改造成的小賣部……還有遠處大片大片的田野, 這是一個正在調整發展的新城市。

項宜民剛來深市一年, 已經算是常住民。他指著路邊騎自行車、戴草帽的人說:“看, 這是當地人, 深市在北回歸線以南, 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氣候溫和, 日照時間長, 紫外線強, 皮膚曬得很黑。”

他又指著路邊一個肩膀上扛著蛇皮袋子的男人說:“這是深市的外地人,多半都是來這裏打工的。”

打工人,這是深市人發明的又一個名詞。

迎面走過來一個穿著清涼的外國女郎,金發碧眼,吊帶短褲,嘴唇抹得鮮紅,陶南風看得瞪大了眼睛。

項宜民哈哈一樂:“深市經常能看到外國人,不稀奇、不稀奇。”

大街上行走的年青人有些打扮得十分時髦,拎著錄放機招搖過市,墨鏡、緊身褲、喇叭褲、大紅裙子,雪白的胳膊、大腿在夏日展現出來,快樂而張揚。

陶南風感覺自己像個鄉巴佬,大開眼界。

八十年代初的內地思想還相對保守,可是深市卻前衛多了。在這自由奔放的環境下,向北堂而皇之地牽住陶南風的手,卻並沒有引來異樣的眼光。

易俊、任揚說得對,大家都忙著賺錢,誰會在意你做些什麽。

坐上藍白兩色的公交車,項宜民將陶南風、向北領到翠湖區一片居民區。

大葉榕枝葉繁茂,椰子樹搖曳生姿,斑駁的舊圍墻上開滿紫紅色的三角梅,這裏透著股濃郁的異域風情。

京都辦事處在這裏租了棟舊民房,門口掛了塊木牌子,低調而務實。

項宜民從角落拿出兩瓶汽水遞到向北和陶南風手中,打開電風扇,老舊的風扇葉片吱呀吱呀地轉起來,送來陣陣涼風。

向北與陶南風坐在客廳沙發,喝完汽水,這才感覺暑熱慢慢消散。

新環境、新地方,向北一邊觀察一邊詢問。

陶南風的眼睛則被門外那碩大的榕樹所吸引,聽項宜民說這裏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因此特別適合植物生長。

建築學專業的特點便是到了任何地方先收集關於氣候、地形、人文等資料數據,畢竟蓋房子要與環境相適應。

這裏四季不分明,日照豐富,房子對朝向要求不高。回南天潮濕悶熱,通風散熱必須考慮。每年有三個月左右的台風季,結構安全、門窗密封性都得提高……

思緒慢慢延展開,直到向北拍了拍:“走,我們到賓館去住。”陶南風這才如夢方醒,從沙發上站了起來。

項宜民說:“這一片是老居民區,還算熱鬧,藍玉賓館離這裏不遠。往北就是農田,往南全是工地,你們一路辛苦今天先休息一下,明天我帶你們出去轉轉。”

三個人邊走邊說,迎面一個精瘦男人穿著件寬大的淺灰短袖棉衫、推著輛沾滿泥巴的舊自行車走過來,項宜民擡手打招呼:“老江,出門了?”

老江原本埋頭走路,聽到聲音擡起頭,一臉的愁雲慘淡:“啊。”

項宜民給向北介紹:“這位是深市房地產公司的江總,江啟築。”

房地產?陶南風忽然想起夢中馮悠發家致富,做的就是房地產。但現在內地住房全靠單位分配,從來沒有聽說過房地產這三個字。

將房子與資產相結合,住房市場化,深市的改革步伐邁得這麽大?

項宜民又向江啟築介紹向北和陶南風:“老江,這也算是你的同行,陶南風、向北。別看他們年輕,但開了家南風設計與工程咨詢公司,我們國家第一個招投標試點項目,京都西城區體育館的建築設計,就是南風公司拿下來的。”

江啟築眼睛一亮,將自行車往墻邊一靠,熱情與兩人握手:“在報紙上看到過你們的報道,改革先行者,年青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