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旅途

還是一張黑白照片。

背景虛化, 畫面上只有一雙緊緊相牽的手。男性的手掌大而寬厚,指節分明,虎口微張, 包繞著一只柔軟纖細、綿軟滑膩的年輕女子手掌。

女人的手腕柔美而盈潤, 松松地套著一只古法銀手鐲,泛著歲月的痕跡。

這樣一雙手,交纏親密,令人遐思。

沒有半個字說“愛”,滿紙滿篇都是“愛”。

當這一張照片登上《江城日報》生活版塊, 再配上舒婷的《至橡樹》、呂雪的詩評,整個江城都轟動了。

這可是八十年代初, 相對保守的年代。

哪怕是夫妻, 也講究“上床夫妻下床客”。

一張男女雙手相牽的照片,一首情感熱烈張揚的愛情詩,就像是一道閃電, 撕開這保守的時代面紗, 讓羞於在公眾場合談“愛”的人們, 敢於說出藏在心中的言語。

【這雙手、這首詩看得人心裏美美的, 滿滿都是戀愛的味道。】

【心手相牽, 原來這就是愛!】

【手的主人是誰?女人的手好美啊, 那銀手鐲襯得皓腕如玉, 真的很有味道。男人的手看上去很有力量, 十足的安全感。】

【呂雪記者的評論寫得真好, 夫妻之間就應該這樣互相支持鼓勵, 相互成就。沒有誰必須做出犧牲, 男人也好、女人也罷, 一起帶孩子、一起過日子、共同分擔家務, 這才是最好的家庭模式。】

繼1980年《廬山戀》上映之後,江城又掀起一場向往戀愛的浪漫。

大街小巷裏,小情侶手牽著手壓馬路。廚房客廳裏,小夫妻互敬互愛、柔情蜜意。社會風氣也似乎變好,空氣裏都彌散著愛的氣息。

上門幫南風公司裝電話的郵電局工作人員再沒有先前的冷眼與嘲諷,反而笑著送上祝福:“等我們郵電局能裝家庭電話了,向同志再來辦業務啊。這樣你們這對恩愛夫妻哪怕一個在家裏、一個在單位,也能互訴衷腸了。”

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向北與南風的感情更加甜蜜。

入夜,涼風拂動窗簾,輕紗微擺,與那對纏綿的人兒相應和。

陶南風感覺自己像一葉扁舟,在驚濤駭浪中起伏蕩漾。粘稠的麝香氣息彌散開來,將兩人聯成一個整體,再也無法分開。

等到一切平靜下來,向北輕撫妻子披散在枕邊的長發,溫柔地吻上她的額角,聲音微微有些暗啞:“愛你。”

陶南風輕輕一笑,擡頭對上他深邃的眼眸:“全江城都知道我們是恩愛夫妻,這恩愛秀得好。”

月光從窗簾的縫隙間漏了進來,屋裏的陳設若隱若現。向北望向掛在墻上的照片,嘴角帶著一抹滿意的笑容。

既然牽了你的手,那就一輩子不放開。

夜晚擋不住陶南風極好的視力,她微微擡頭,調皮地吻上向北頸間那微微顫抖的喉結:“我也在你身上蓋個章。”

在陶南風眼中,夜晚的向北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濃濃的男性魅力,令她欲罷不能。他的力量感與節奏感很好,非常在意陶南風的感受,總能尋找到她最愉悅的點。

面對妻子的故意撩撥,向北自然心領神會,眼眸一深,手臂一緊,再一次將陶南風擁入懷中。

每一次動作,都配合著向北低沉的吟誦之聲。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陶南風感覺自己醉倒在春風裏、迷失在詩歌中。

一直到第二天,只要聽到向北在耳邊低低的聲音,陶南風就會感覺膝蓋有些發軟,內心柔得似一灘碧水。

這一份柔軟與甜蜜,一直維持到與向北坐上去往京都的火車。

西城區體育館項目的施工圖已經全都完成,一套硫酸紙原圖、三套曬好的藍圖,打包放在兩個密封的塑料畫筒中。

曬好的藍圖厚重結實,向北扛;原圖輕巧重要,陶南風背著。向北一只手拎著行李袋,另一只手放在畫筒肩帶上,兩人肩並肩上了臥鋪車廂。

安頓好行李物品,向北打來熱水,泡上一杯茶,遞到陶南風手中。

陶南風很自然地接過去,喝了一口。車上窗戶沒有開,有些悶熱,額角微微出汗,粘濕了劉海。陶南風嫌水太燙,順手放在小桌板上。

向北看她不喝,打開袋子拿出條毛巾,倒了點熱水在毛巾上,送到她面前:“擦把汗吧。”

陶南風擦了把臉,熱氣蒸騰而上,臉上的粘稠感頓消,她這才長籲了一口氣,沖向北笑了笑。

今天是陶南風的小日子第三天,正是量多不舒服的時候,向北心疼她坐長途火車辛苦,帶著梁銀珍的囑咐,提了一堆生活用品跟了過來。

到了傍晚,旁人都是饅頭、雞蛋、鹹菜對付著吃晚飯,唯有向北從行李袋裏拿出一個保溫桶,打開蓋子,濃郁的雞湯味在車廂裏飄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