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六樓

六月炎天似火燒, 一大早知了便叫個不停,那重復而單調的聲響讓人心浮氣躁。

陶南風收到範雅君的消息,約好上午九點在化肥廠見面。

趁著早上天氣涼快, 向北開車, 送陶南風、陶守信往化肥廠而去。陳志路的父親陳大榆、母親葉元、舅舅葉初都站在辦公樓前等待陶南風的到來。

兩家人現在慢慢熟悉起來。

葉元夫妻倆喜歡陶南風漂亮和氣,也感激她和向北引導兒子越來越有出息。

知道陶南風和陶守信今天一早要過來,葉元三個人便在辦公樓銀杏樹下等著。

範雅君站在一旁,不敢與葉元多說話。葉初瘦長斯文,戴著金邊眼鏡, 看著範雅君的眼睛裏帶著壓抑的情感。

葉元擋在弟弟面前,瞪了他一眼:“不許跟這個狐狸精說話!”

葉初苦笑道:“我知道。”十年了, 當年因為父親下放而憎恨範雅君, 兩人絕然分手。可是現在看到她,內心卻泛起陣陣漣漪。

尤其聽說範雅君至今未婚,葉初更是心跳如擂鼓, 莫非……她還愛著自己不成?

範雅君這一次不是一個人過來, 而是與設計院領導、結構組負責人趙亮一起前來。事關設計院的名聲, 院領導非常重視, 邀請京都力學專業劉森教授來到現場, 一起查探辦公樓傾斜的問題。

劉森年紀與陶守信相仿, 五十多歲, 瘦高個子, 京都口音, 神情間帶著一絲倨傲。他施工經驗豐富, 參與過大大小小不少結構問題會審, 坊間傳說劉森教授只需要看一眼墻體裂縫, 便能找出症結所在。

市裏的專班調查組組長是建設局副局長丁望簡, 他與其他三位調查組成員、甲方基建科三名成員,熱情地與劉森教授握手表示歡迎。

“唉呀,劉大教授前來,真是我們江城的榮幸。您現場經驗豐富、眼光獨到精準,肯定能幫我們找出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來。”

劉森微笑點頭:“時間緊,我們先趕緊看現場吧。”

陶南風站在一旁,見來的人這麽多,便問範雅君:“今天的陣仗怎麽這麽大?不是說你一個人上去悄悄看一眼嗎?”

範雅君輕聲道:“方院長說事關設計院的臉面,必須搞清楚原因。正好趁著劉森教授在,定下解決方案,看有沒有辦法將建築扶正。”

陶南風看一眼江城建築設計院方博院長,這個笑得跟彌勒佛似的五十多歲結構工程師,似乎是在葉蔭桐院長下台之後上位的,不知道是整葉老的背後推手、還是坐收漁翁之利的幸運兒。

既然有這麽多大專家在,陶南風的態度便非常輕松,全當來看一場熱鬧。

她與葉元閑聊了幾句。

“辦公樓的六樓以前是做什麽用的?”

“六樓以前是革委會占據了一整層,每天鬧騰得很,也不知道幹了些什麽。去年革委會解散之後,這層樓就空置下來,沒人上去。”

“東頭那三間辦公室呢?沒有人進去過嗎?”

“沒有人進去,鎖著呢,連窗戶都釘死了。聽說以前那裏吊死過人,大家都嫌晦氣,不願意上去。”

“那原來革委會的那些人呢?”

“革委會主任和副主任都因為貪汙被抓進監獄了,底下那些人本來就是烏合之眾,抓的抓、跑的跑,全都不見了。”

聽到這裏,陶南風便知道問是問不出來什麽了,派人上去看看便知究竟。

另一邊,劉森教授繞著建築看過一圈,走到東面山墻之下察看了半天墻體裂縫,搖了搖頭,再走到一樓走廊之下仰頭看樓板破損情況。

半個小時之後,劉森退後三丈,確認安全之後在方院長耳邊低語。

旁人豎起耳朵也聽不清,可耳聰目明的陶南風卻聽得分明。

“如果地基沒有地質條件異常的話,那就是主體結構設計的問題,造成基礎不均勻沉降,的確是設計院的責任。

現在甲乙雙方的存档圖紙被毀,死無對證,你們就說是甲方當初沒有提供準確的勘測資料,當時的結構工程師葉蔭桐因為前期資料不足,這才造成不均勻沉降。

反正你扯我、我扯你,最後總是不了了之。實在不行呢,就讓範雅君出面道個歉,她是女人,只要掉幾滴眼淚估計記者也不會追究。”

方博連連點頭,還豎起大拇指贊了一句:“劉教授您可真是高明!”

陶南風聽得直翻白眼:高明,高明個屁。

方博微笑著沖範雅君招了招手。

範雅君走到他面前:“院長,劉教授,你們看出問題了嗎?”

方博嘆了一口氣:“當初施工開挖的時候你應該在現場吧?地質條件並沒有異常對不對?”

範雅君有些茫然地說:“六層磚混,基礎埋深兩米五,這種情況下如果底下有淤泥層,肉眼也是看不見的。所以,雖然我當時在現場,但地質條件有沒有異常我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