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求助

範雅君找我?

陶南風最近吃了睡、睡了吃, 閑極無聊,聽到範雅君找來,估計是項目上的事, 頓時來了興趣。

從椅中站起, 挺著肚子在堂屋溜達一圈,一邊走一邊問:“有什麽事?”

陶守信道:“聽她說,是江城化肥廠的辦公樓出了問題,層層追責,追到她這個設計師身上。”

陶南風覺得有些奇怪:“化肥廠的辦公樓不是蓋了蠻多年嗎?怎麽現在突然出了問題?”

陶守信搖搖頭:“我不是搞結構的, 也看不明白。她先前來找我,我想著你現在不方便就沒有答應, 只帶著歐陽丞教授跟著她去看現場, 情況有些復雜,挺棘手。”

陶南風問:“是什麽情況?說來我聽聽?”

陶守信知道她天天窩在家裏,憋得慌, 便全當給女兒講故事, 慢慢道來。

江城化肥廠綜合辦公樓是十年前由江城建築設計院完成的一件作品, 當年的範雅君才二十六歲, 委以重任完成建築設計, 六層磚混結構、立面簡約大氣、平面功能合理, 首開先河采取不對稱體型設計, 主體辦公樓與兩層會議室就像兩個幾何塊楔塊拼接, 大膽、新穎, 引來同行一致好評。

她也因此一躍而成為江城最為潛力的建築師, 名聲響徹全省。

可是, 今年六月初綜合辦公樓的人忽然發現一件事情——放在桌面的筆會骨碌骨碌地滾到地上。

再仔細觀察, 化肥廠的幹部們嚇了一跳:樓歪了!雖然傾斜度不大, 但卻是肉眼可見的傾斜。

請質監站的人過來一測,不得了,樓體不均勻沉降嚴重!

東面墻體裂縫開始迅速擴展,嚇得在辦公樓上班的職工根本不敢踏入一步。

化肥廠辦公樓當年可是上過廣播的明星建築工程,落成典禮上副市長親自剪彩,風光一時。

現在明星工程出了問題,這還得了?

市裏的記者們聞風而動,湧到化肥廠采訪,上至廠長、下至普通職工,問的問題刁鉆古怪得很。

問:“請問你們對辦公樓歪掉有什麽想法?”

答:“我懷疑是特務故意搞破壞,想破壞我們化肥廠的生產!”

問:“用了十年樓才歪,您怎麽看?”

答:“肯定一開始就歪了,只是我們看不出來,積少成多,現在才暴露出問題。”

問:“你們覺得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

答:“嚴查,必須嚴查!從勘測、設計、施工到使用……每個環節都請市裏派下下來嚴查!不能放過這個破壞分子。”

市廣播電台、市裏的報紙都報道了這件事,市裏領導高度重視,派專班調查小組蹲守化肥廠,開始全面審查工作。

範雅君作為設計者之一,接受審查責無旁貸。

那一場運動席卷全國,江城建築設計院的所有歷史档案均化為灰燼,十年前的設計圖紙找不到。當甲方、施工方一邊倒地指責範雅君那創新設計有問題,她有嘴說不清。

甲方說:“我們是甲方,誰會去破壞房屋主體結構?肯定是施工、設計的問題。”

施工方說:“我們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施工,當時每一個環節可都是設計院、甲方簽字認可的,怎麽可能會有問題。要說有問題,我看那個範雅君問題最大。她非要搞創新,不同高度的兩個幾何體楔合,先前我們也沒做過這樣的工程,如果不是她堅持,誰也不敢這麽搞,肯定是她們的結構設計有問題,基礎形式不對、配筋不夠或者混凝土標號不足。”

設計院當年負責結構設計的人,是葉蔭桐,前任院長,範雅君的入行領路人。

只可惜,葉蔭桐因為這個項目被打成□□,下放到偏遠農村,至今未歸。

所有的壓力,全都積在範雅君身上,讓她喘不上氣來。

說到這裏,陶守信嘆了一口氣:“範雅君今年三十有六,也算是建築行業的女中巾幗。只是世間事本就如此殘酷,你若站得越高,跌落時拍手叫好的人便越多。那些嫉妒她有本事的庸人、看不慣她一個女人拋頭露面的封建衛道士、恨她出盡風頭事事優秀的小人,哪一個不趁機踩她一腳?”

陶南風聽父親這口氣,非常同情範雅君,便問道:“難道就任由大家把責任推到範雅君身上?就算是設計問題,那也是結構設計問題,怎麽能怪到一個建築設計師的頭上?”

行內人都知道,建築設計師負責建築功能與美觀,結構設計師負責安全性。

陶守信嘆了一口氣:“這裏又要牽扯到一樁往事。我只了解一點皮毛,具體的你要是感興趣,不如聽聽範雅君怎麽說?”

陶南風道一聲“好。”戴上頂闊邊太陽帽便要往外走。

梁銀珍忙叫住她:“南風,日頭毒得很,你出去做什麽?”

陶南風解釋道:“媽,我去見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