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決賽

周若瑋覺得臉頰有些發熱, 下意識地轉過頭想在人群裏找到馮悠。

馮悠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她對自己說的每句話都像是從自己內心裏長出來的一樣,讓他感覺愉悅舒暢。

沒有……這麽重要的場合, 馮悠竟然沒有來。周若瑋失望地嘆了一口氣, 低頭不語。陶南風的設計理念與他不合,這很正常。

服務的階層不同,想法自然不一樣。

周若瑋設計的住宅是供單位中層以上幹部、專家等居住,他們衣食無憂、條件優越、需求自然要比普通老百姓要高。

廚房、廁所面積增加;

室內走廊式布局降低房間的使用率。

——這一點但凡學建築學的誰不知道是一種浪費?

但適度的浪費,是為了保證更好的生活, 難道不對嗎?

陶南風設計的住宅是為年青人、普通職工服務,他們面臨著結婚、生子、就業等多重壓力, 收入低、開銷大, 是最普通的社會大眾。

這樣的社會群體,整天都把節約、勤儉掛在嘴上,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哪裏舍得一點點浪費?

想到這裏, 周若瑋深吸一口氣, 擡起頭來, 目光炯炯盯著幻燈片上的建築平面, 從專業視角認真審查著陶南風的設計。

“這是我為農場知青設計的住宅, 兩層磚木結構, 走廊式布局, 以樓梯為中軸, 左右各六間16平方米的宿舍。東頭為公用廚房、西頭為公用廁所與洗澡間。”

隨著陶南風的講述, 一張張的幻燈片投影展示在眾人面前。

“建築設計有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 建築空間具有較強的可變性。建築結構設計采取外墻與磚柱共同承重, 室內墻體均為填充墻, 可拆除。每間宿舍用六根磚柱支撐,中間增設隔墻將宿舍分成南北兩個面積為8平方米的小間。

單身知青兩人共用一間宿舍,但宿舍裏每人都有一個獨立空間,生活互不幹擾。如果單位用房緊張,亦可4人一間宿舍。

新婚職工夫妻一間宿舍,前廳後室,功能分區合理。

南面采光良好、但對著走廊開窗私密性差;北面安靜隱蔽、但日照較差。

愛學習的可以將臥室放在南面,書房放在北面。愛熱鬧的可以將客廳放在南面、臥室放在北面私密性良好。

如果有了孩子,可申請分配兩間宿舍使用。內部墻體均可開門,連通性良好,四間房可以根據各自需求安排成主臥、兒童房、書房、客餐廳。”

聽到這裏,底下的議論聲響成一片。

還沒到提問環節,便有學生迫不及待地站起來,大聲說出自己的問題。

“陶南風,我想請問一下,現在單位蓋房之所以供不應求,就是因為用地緊張,你為什麽只設計兩層,不多做幾層?”

教授們沒有制止學生的提問,因為這也是他們疑惑的地方。

陶南風微微一笑:“問得好!”

她擡眸看向提問的學生:“為什麽不提高用地強度,做三層、四層、五層呢?這得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考慮。

在大城市,單位用地面積有限,主要矛盾是土地面積與建築面積之間的矛盾,因此首要考慮的問題是提高容積率,在抗震允許的情況下將建築層數做到極致。目前江城的磚混結構可以做到六層。

但是在我們農場,用地面積很充分,約束基建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建築材料運輸困難、鋼筋水泥造價高,因此我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降低造價的情況下提高建築面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一開始介紹的這棟宿舍樓並非磚混,而是磚木結構,這棟宿舍樓沒有用到一根鋼筋!”

底下有人喊:“不要鋼筋,只有外墻承重,你這樓安全嗎?”

建築學專業的學生,雖然不像土木工程專業那樣要學習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等理工科類課程,但也會學建築力學,對結構力學性能有一定的了解。聽到陶南風這番設計,都激動得不行。

磚木結構,可都是磚墻承重,內墻、外墻均承重,否則難以保證結構的安全性。磚柱承重極少做到兩層,大都只在門廳部分用作雨篷支撐。

陶南風哪來的膽子,敢用磚柱承重做到兩層?!

剛才周若瑋講述設計思路時,根本沒有人質疑,大家都被他前瞻的思想所折服。底下人只會想——

哦,好厲害!

啊,他這個想法好新潮。

周若瑋不愧是大四優秀生,設計出來的作品就是創新。

可是到了陶南風,她的講述卻將大家帶進一個氛圍。

仿佛每個人都成了焦急等待分房的單位職工,基建科的人拿出設計圖紙征集群眾意見。為了各自的利益、訴求,大家一個個興奮而激動,爭相發言。

陶南風胸有成竹,神情淡定,半點也不慌張。

“砌體結構的承重能力其實並不差,磚柱之所以不選擇作為主體結構,主要考慮的是因為砌體結構穩定、抗震性能差。我們秀峰山農場地質條件良好,不必擔憂這個問題,因此我選擇磚柱作為主體結構。”